王維的狀元是如何到手的

王維的狀元是如何到手的

王維能夠中得狀元,其中的巧妙公關也頗為精彩。

當時有一個叫張九皋的人,是當朝宰相張九齡的弟弟,走通了玉真公主的後門,公主曾授意京兆試官,要以張九皋為當年解頭。王維也將應舉,就去同知音岐王商量,希望得到岐王的推薦。但岐王權勢比不上公主,於是想了一個辦法,巧妙地安排了一番。讓王維穿上錦繡衣服,帶著琵琶扮作樂工,同到公主府上,說是帶酒樂來為公主奉宴。

王維乃一白皙少年,風姿俊美,非常惹人注目。公主看見後,問岐王:“這是何人呀?”岐王回答說:“是個懂音樂的。”接著便讓王維給公主獨奏新曲。王維彈撫琵琶,聲調哀切,滿座為之動容。公主直接問王維道:“這是什麼曲子?”王維起身答道:“是《鬱輪袍》。”公主頗感驚奇,岐王趁機對公主說:“此人不僅長於音律,詩文更佳,簡直無人能超過他。”公主一聽來了興趣,問王維是否有寫就的詩,王維從懷中拿出準備好的詩獻上。公主看過之後,簡直就是驚奇不已了,說道;“這都是我所誦習過的,從前以為是古人之作,原來是你小子寫的!”於是讓王維換了衣服,不作伶人看,而升於客人之列。

王維的狀元是如何到手的

王維不溫不火、風流蘊藉,而且說話風趣,大為座中各位貴人所欽重。岐王見時機成熟,便說:“若教京兆府今年能以此人為解頭,誠為國家的榮光。”公主說:“那為什麼不讓他去應舉?”岐王說:“聽說您已經囑託,解頭不是要給那個張九皋嗎?”公主笑道:“那是因為他人求情,哪是我要給張九皋。”隨即回頭對王維說:“你要取解頭的話,我當全力薦你。”

就這樣,王維先是京城鄉試中得解頭,乘勢而進,在春闈中又一舉中了狀元。事情的經過不知道有沒有誇張,但王維中狀元,卻是事實。據考證,他是開元九年(721年)的狀元,時年只有二十一歲。

拜謁名士高官,在唐代是一種風尚。能夠見到玉真公主,換了別人,可能怯場,也可能侃侃而談,天文地理、治國方略,一股腦地倒出來。但王維只是文雅自然、彬彬有禮,言語不多卻進退有度,這正打動了公主的心,其實公主也聽不進去那些大道理。

王維的狀元是如何到手的

王維和李白同歲,而且都和玉真公主有往來,都曾得到公主的幫助,自然幫助的力度不一樣,王維中了狀元,李白只是被公主向皇帝推薦了一下。從中看來,公主是有些敷衍李白的。其中的緣由也不難明白,李白見了人就會大吹“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換了誰會喜歡他呢?王維與他不同,不僅出場含蓄自然,才華的展露也同蓮花一般,層層綻放,等到公主看清楚眼前這位俊雅的青年時,大功已成,王維開始走運了。至於有人說王維和公主之間也有曖昧之事,千百年來似乎既無明證也說不清楚。換一個角度,試問一個年方弱冠,才藝超絕、外貌俊雅的青年,誰又能不喜歡呢?

(本文節選自南風吹夢新書《唐代詩人的性格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