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尷尬的市場

房市場目前來看,真的處於一個尷尬期。但是誰也不知道,這個尷尬期會有多長。剛需手裡有首付,卻得排隊拿資格也難買到合適的房子。炒房者手裡囤著房子,想轉手賣出去套現也同樣艱難。買不好賣,賣也沒那麼容易。

一幅尷尬的市場

能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還是身處市場中的買方和賣方都處於心理上的混亂期。大方向的信號是,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所以在二手房市場,買家認為,房子價格偏高,以後會降下來,現在買了高價房子,以後還著高價貸款,但是買到手的房子卻不值這麼多錢,買了不划算。賣家也認為,市場上就是這麼一個價,自己買來的時候,可能也同樣花了大功夫大本錢,想要降價很多賣出去,除非是著急賣出套現的人,要不然找個中介長期掛牌,也不會降價很多真正賣出去。

一幅尷尬的市場

買不到,賣不出去,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對市場沒有統一的認知,買賣雙方也不併不互相信任。

如果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為了維護房市場的良好發展,為了讓房子能夠更多的迴歸居住屬性,未來的房屋價格更趨近於穩,穩中可能會有一點升,穩中也可能會有一點降。希望房子在未來大降,變成白菜價也不可能。因為不管二手房還是新房,房子的成本本身也不是白菜價。況且那些價格高點的房子往往又是地段好,周遭配置好,交通好,這樣的房子永遠不缺人要,那麼房子價格自然不會太低,要不然市場也要亂套了。

一幅尷尬的市場

所以對於買方來說,認準了這一趨勢,如果是剛需,那就什麼時候有能力上車,什麼時候就是上車的最好機會。如果買房是為了投資,那麼量力而行,考慮清楚,未來的市場更趨向於穩,不會有大起大落的漲幅和降幅,反而會因為高槓杆投資,持房成本增加,而賣出價格並不如意,最後只能砸自己手裡,或者虧損或持平賣出,或者是小賺一筆,但是也並不划算,尤其是在高心理預期的低迴報之間的心理落差之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