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尴尬的市场

房市场目前来看,真的处于一个尴尬期。但是谁也不知道,这个尴尬期会有多长。刚需手里有首付,却得排队拿资格也难买到合适的房子。炒房者手里囤着房子,想转手卖出去套现也同样艰难。买不好卖,卖也没那么容易。

一幅尴尬的市场

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身处市场中的买方和卖方都处于心理上的混乱期。大方向的信号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所以在二手房市场,买家认为,房子价格偏高,以后会降下来,现在买了高价房子,以后还着高价贷款,但是买到手的房子却不值这么多钱,买了不划算。卖家也认为,市场上就是这么一个价,自己买来的时候,可能也同样花了大功夫大本钱,想要降价很多卖出去,除非是着急卖出套现的人,要不然找个中介长期挂牌,也不会降价很多真正卖出去。

一幅尴尬的市场

买不到,卖不出去,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对市场没有统一的认知,买卖双方也不并不互相信任。

如果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为了维护房市场的良好发展,为了让房子能够更多的回归居住属性,未来的房屋价格更趋近于稳,稳中可能会有一点升,稳中也可能会有一点降。希望房子在未来大降,变成白菜价也不可能。因为不管二手房还是新房,房子的成本本身也不是白菜价。况且那些价格高点的房子往往又是地段好,周遭配置好,交通好,这样的房子永远不缺人要,那么房子价格自然不会太低,要不然市场也要乱套了。

一幅尴尬的市场

所以对于买方来说,认准了这一趋势,如果是刚需,那就什么时候有能力上车,什么时候就是上车的最好机会。如果买房是为了投资,那么量力而行,考虑清楚,未来的市场更趋向于稳,不会有大起大落的涨幅和降幅,反而会因为高杠杆投资,持房成本增加,而卖出价格并不如意,最后只能砸自己手里,或者亏损或持平卖出,或者是小赚一笔,但是也并不划算,尤其是在高心理预期的低回报之间的心理落差之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