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水军”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乃至覆灭?

“网络水军”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乃至覆灭?

在“门户网站”上看到的消息就都是真实的?

在论坛里看到的帖子都出自真实网友之手?

在网络的世界里,论坛、微博、微信、甚至是各类新闻门户网站,都是水军们的“阵地”。

水军们可以做些什么呢?雇粉丝、买热搜、刷好评这种基础服务根本不在话下,炒作新闻、操控舆论这些也只要有肯付钱的主顾,那就都能被实现。

“网络水军”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乃至覆灭?

自2017年5月以来,公安部开展的打击“网络水军”的全国集群战役,已破获“网络水军”违法犯罪案件超过40起,涉案总金额上亿元,5000余个网络账号因为涉嫌非法炒作而被关闭,上万个违法违规的网站被关闭,涉及的网上恶意炒作信息数以千万计。

“网络水军”生意 竟能染指“新闻”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

记者从“网络水军”的销售人员处了解到,现在论坛发帖的价格基本上是3元1条,可发布的范围涵盖了各类中大型论坛。

为了向记者显示自家“实力”,这名“水军销售员”还给记者看了一张“业务清单”。这张清单上有超过300家的门户网站、博客和论坛,而且大部分都小有名气,这都是“网络水军”的服务范围。并且这名销售员还许诺道,就算是要发“新闻”,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没有问题,只是价格会比普通帖子高上很多。

这名网络水军的销售人员还给记者介绍道,一般发新闻,还会配合论坛的内容,这样子力度会大很多,而且效果也会更好。

记者通过查询发现,如今的网络水军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只做一些零零散散的生意了。他们接到批量任务后,经过各种“众包”类的网站招募很多担任实际操作的“下线”。当这些“下线”做完所承揽的使命后,再回到渠道上完结承认和点评,最终经过渠道第三方担保的方式收取报酬。

一些“水军公司”还在淘宝网以及一些“众包”网站上建起了衔接发帖供需的“网上店肆”。在一个名叫“猪八戒”的网站上,记者查找“新闻发稿”,就找到了2300多家这样的“店肆”。他们将各类网站的新闻发稿打包成不同的“套餐”并明码标价。该渠道的数据显示,其间排名第一的店肆,三个月内成交2500笔,收入760多万元。记者注意到,合作“发稿”的这些店肆还供给所谓“新闻代写”事务。

这是“猪八戒网”上一家名叫“广之推”的店肆,记者将自己曾经采访过,但未在媒体播出的资料以普通客户的身份交给了他们,对方表明只要付800元就可以将这些内容改写成新闻,发布在几家闻名门户网站上,而且不需要为内容的真实性供给任何证明。

不到24小时,这家公司就将记者供给的相关内容在“搜狐网”上线的链接发了回来,并且阐明网易和新浪的编辑暂时拒收稿件,正在另找人交流。20多分钟后,“交流”公然收效了,同样的稿件在“新浪网”发布,而标注的稿件来历则是一家在业界较有影响的官方新闻网站。

“网络水军”如何“发稿”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

“网络水军”打通门户网站联系,只需花钱就能做所谓的“新闻”,这其间隐藏着杂乱的利益链条。

30岁的小丽原本是一名管帐,由于了解互联网,几年前做起了某网站的一份所谓“内容更新”的作业。

她表明,能够找那些途径,也是归于中介的一种。只要把文章传给网站的那些修改,让他们发布上去,就能赚到中心差价,然后再把钱给网站就能够了。

依据小丽的介绍,记者找到了大批沟通“水军事务”的QQ群,每个群里少则几百人,多则2000人,并且长时间活泼在线。海量的发稿使命在群里发布,把握不同“网站资源”的中介在群里交流信息。他们宣称:“正面负面”稿件都能够操作,甚至“能够签协议、开发票”,但也一起声明:所发布的“内容真实性”和他们无关。

某水军中介 介绍,其实这个工作是带有灰色性质的,比如维权之类的新闻,价钱会很贵,此外还要问修改的价格。

记者注意到,在水军中介发来的网站名单里,有一类网站被特意标示为“新闻源”。小丽介绍说,在水军的一切事务中,所谓“新闻发稿”的价格最高,而与此对应的发稿网站也就最受欢迎。

经营“是非”:先发再删为求财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

正是这种只求挣钱,却不对真实性担任的助推,使得很多信源含糊、来路不明的内容充满着互联网。这对社会舆论环境、媒体公信力造成了巨大的损伤。上一年起,公安部布置多地公安机关展开专项行动,破获了一系列触及“网络水军”重大案件。

2017年8月,江苏宿迁的小张在浏览网页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篇告发自己父亲的帖子。

发布所谓“告发”资料的是一个名叫“形象宿迁”的地方性论坛。网站信息显现,这个兴办于2016年的论坛,归属于宿迁一家传媒公司,在当地小有名气。小张找到这家公司的担任人要求当即删去这封“告发信”, 但对方却提出有必要交两万元才给删帖。

“网络水军”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乃至覆灭?

江苏宿迁警方接到了多名大众告发,这个名为“形象宿迁”的论坛传达不实信息,并以删帖为由,向当事人敲诈资产。警方当即打开查询,发现这个网站的负责人杜某,不仅以个人为敲诈目标,还使用手中把握的论坛和微信大众号以信息发布相要挟,与当地多个城镇签定所谓“协作协议”:只要向该传媒公司以“包年制”的方法付出几万块钱,就能够确保不发布对这些城镇的“晦气的言论”。

宿迁公安局湖滨分局刑警大队 左志华表明,杜某使用网上他人发的负面信息,有时候甚至会自己修改、杜撰一些负面信息,然后在网站上发布。它首要的一个意图是索要金钱。

关于“水军”而言,发帖能够赚钱,删帖挣得更多,而不管发帖仍是删帖,都要和网站论坛的内部人员打开所谓的“协作”。34岁的张某,曾是国内一家知名论坛的板块管理员。从2015年开端,一名自称“肖教师”的“水军中介”经过QQ与他建立了两年多的所谓“删帖协作”。每删一条,依据删去难度收取不同费用。

“网络水军”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乃至覆灭?

嫌疑人 张某说,正常情况下是三百到五百,有时候会抵达八百,甚至一千左右,大部分都是投诉私家医院的,患者投诉这种医院乱收费、治欠好。还有一类就是投诉个人的,贪婪、以权谋私、做什么坏事。还有部分是投诉产品的,由于买的东西欠好、服务态度欠好或者质量欠好。

造谣、诽谤,“网络水军”的现实危害

“网络水军”常常充任“捧人推手”和“网络打手”两个身份,将时下的新闻热点和网民心情结合起来,经过“假势”和“造势”到达营销意图。

“网络水军”往往是只需给钱,客户供给什么样的内容都发。一些内容灵敏的帖子价格还要翻倍,高赢利让他们趋之若鹜。 “网络水军”带有激烈的“网络黑社会”性质,简单腐蚀网络正能量、损坏网络正常生态,往往形成正义网民不敢发声。

不少办案民警表明,互联网无国界无省界,靠着一条网线“网来网去”,架构就像蜘蛛网相同,彼此穿插杂乱交织,掩盖全国,但网络不是没有法令约束,广阔网民在运用享用网络时要注意不能触碰法令底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