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蘋果與安卓巨頭的專利大戰看出,爲何華爲研發作業系統前路漫漫

從蘋果與安卓巨頭的專利大戰看出,為何華為研發操作系統前路漫漫

“史蒂夫晚年最不滿的是谷歌。谷歌在2008年推出了與蘋果iOS非常類似的操作系統安卓,史蒂夫有充分的理由感覺遭到了背叛。他最為怨恨的是谷歌CEO兼董事長埃裡克·施密特,他擔任蘋果董事多年,也是史蒂夫的朋友。iOS正是在施密特擔任蘋果董事期間研發的產品,如今施密特的公司卻發佈了一款與iOS直接競爭的產品。

更讓史蒂夫難以接受的是,谷歌決定允許手機生產商免費使用安卓系統,如此一來,三星、HTC、LG和其他手機生產商能夠以更便宜的價格在蘋果創建的手機新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史蒂夫非常生氣,谷歌的所作所為無疑是模仿了當年微軟的舉措,邁開了佔領世界的第一步。史蒂夫相信,谷歌之所以將操作系統免費提供給手機生產商,就是為了在手機和移動設備產業建立標準,就如同20年前蓋茨推出了Windows操作系統,對麥金塔造成了致命打擊。”

以上文字來自於《成為喬布斯》一書

一、喬布斯猛烈反擊,蘋果向安卓陣營發動專利大戰

2010年1月,由HTC代工的谷歌第一代Nexus手機發布,全球驚豔。蘋果 3 月即開始起訴 HTC 專利侵權,當時訴訟範圍達到 20 項專利,包括手機 UI、底層架構和硬件設計方面。後來HTC反擊,並且希望通過收購S3圖形公司獲取主動權,S3曾在專利戰中挫敗過蘋果,結果HTC沒能如願,專利訴訟持續2年之久,最終,HTC被裁決侵犯了蘋果647號專利,在2012年4月19日,涉及到這個專利的手機會在美國實施進口禁令。隨後蘋果與HTC共同宣佈達成和解,這場蘋果與HTC的專利戰宣告結束。

其實647號專利是蘋果早在1996年就申請的專利,主要功能就是信息和郵件裡的一串數字會標亮,如果是電話號碼,可以直接觸摸撥號。這個小功能很在多人看來無傷大雅,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可是在專利戰中,這就是可以制敵於死地的利器,雖然兩家公司達成和解,但是公眾從此就侵權一事給HTC打上了個“抄襲”的標籤,此後的HTC一落千丈。

從蘋果與安卓巨頭的專利大戰看出,為何華為研發操作系統前路漫漫

除了打擊當時如日中天的HTC外,蘋果還專門找到安卓陣營的“硬柿子”開戰,像三星和摩托羅拉,戰到最後三星“賠錢”、摩托羅拉被安卓母公司谷歌收購以保衛陣營整體利益。

在蘋果四處開戰之際,更多人把注意力放到了專利訴訟的官司對決上,而不是蘋果為何會不惜代價與諸多巨頭為敵,正如《成為喬布斯》中所講,喬布斯不能讓谷歌成為第二個微軟,喬布斯也不允許在自己行將就木之際,讓以畢生精力締造的蘋果帝國受到任何威脅。當時他在一份聲明稿中說:“我們可以眼睜睜看著對手偷走我們的專利發明,或者我們也可以採取什麼行動,最後我們決定採取行動”。首席運營官蒂姆·庫克在暫代喬布斯請病假期間,在一場財報電話會議中說過“我們不會容忍我們的知識產權被剽竊。”他還誓言,若蘋果感到iPhone的知識產權受到威脅,將以“所有可用之武器”反擊。

這就是保護操作系統的姿態,當然也一定是研發操作系統的姿態,因為這是蘋果最核心的利益,最根本的創新。

二、華為研發操作系統難如登天

華為號稱是中國研發實力最強的企業,麒麟芯片已經大獲成功,公眾困惑,操作系統為什麼不見動靜呢?

從蘋果與安卓巨頭的專利大戰看出,為何華為研發操作系統前路漫漫

因為芯片和系統的應用層面不一樣,使用芯片的是手機,而使用系統的是人,舉個例子,把手機比作是一個人,他個人能力強不強是芯片層面的,但是我跟這個人的關係好不好就是系統層面的。芯片屬於硬件,系統則是軟件,硬件是軟件的基礎是支撐力量,而軟件則是感受和體驗。

以我們國內的手機品牌為例,華為使用過高通和聯發科的處理器,當然大部分是自家的海思麒麟;小米用的有高通和聯發科,目前也在積極使用自己的松果處理器;魅族不僅使用高通和聯發科,也在使用三星的獵戶座。芯片的選擇屬於用戶體驗的基礎面,就跟蓋房子一樣,用什麼牌子的電線電纜什麼牌子的鋼筋水泥,這些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嗎?也許會,但這不是決定性的,還是以華為海思麒麟為例,“K3V2萬年不變”是當時一句最大的吐槽,高端中端,一代二代,用的是同一個處理器,根本無法從處理器上區別出手機的定位,但是從K3V2開始衍化出的9系列和6系列已經佔據了高端旗艦和明星中端的大部分份額,所以處理器的選擇並不是影響消費者使用體驗的關鍵。

當消費者購買手機時,他首先考慮的是蘋果還是安卓,第一區分永遠是操作系統,當他決定選擇安卓之後才會有華為小米之間的對比了解,當傾向於某個品牌之後才會詢問是什麼處理器,所以選擇蘋果看起來是選擇品牌,實際上選擇的是一種操作系統,一種使用方式。這種操作系統的區分因為蘋果獨享iOS而變得簡單明瞭。這也是蘋果真正卓越之處,一種軟硬件的整機方案提供最流暢的體驗,同時形成一種用戶感受的壟斷以取得利潤最大化,蘋果是目前市值最高的上市企業,同時也是盈利最多的手機廠商。

從蘋果與安卓巨頭的專利大戰看出,為何華為研發操作系統前路漫漫

喬布斯1986年被迫離開蘋果,創建了NeXT公司,當公司舉步維艱之際,他放棄了硬件部門,集中全力研發NeXTSTEP操作系統,1996年蘋果將該系統收購,喬布斯由此重返蘋果。在NeXTSTEP基礎之上,蘋果研發了Mac OS X,iPhone所採用的iOS又是在Mac OS X基礎之上研發而成,這才是操作系統真正的研發方式。

2007年,喬布斯與比爾·蓋茨談笑風生,他說蘋果是家軟件公司。目前蘋果的大部分利潤依然來自於硬件。他解釋說“蘋果要提供的,是裝在漂亮盒子裡的軟件”。而這個軟件就是我們講的操作系統。

在《時代週刊》的報道中有這樣一段文字:你必須理解蘋果的是,邏輯上來說,它首先是一家操作系統和用戶界面公司,其次才是硬件公司,用戶界面也是內容的一種形式。

蘋果一位高級營銷副總裁把iPhone關掉後,問記者怎麼看,記者回答,這就是一塊配有玻璃屏幕的金屬。而蘋果營銷官卻回覆,“對蘋果來說這是一塊玻璃,用來交付其激動人心的新軟件。”

從蘋果與安卓巨頭的專利大戰看出,為何華為研發操作系統前路漫漫

當華為還在跟三星比拼出貨量時,它就沒有精力去考慮消費者眼中的看到的到底是什麼!

當華為還在抱怨手機的硬件利潤時,它就沒辦法把資金投入到消費者感知不那麼強烈的細節上!

當華為的領袖沒有喬布斯對完美的堅持不懈絕不妥協的追求時,華為就誕生不了驚豔到激動人心的操作系統!

當企業的最終追求沒有落到對人本身的關懷上時,就不可能誕生真正意義上的突破和創新!

時至今日,美國依然是科技企業創新最多最發達的國家,因為其知識產權政策可以確保每個企業每個個體的創新獲得保護,所以就會有更多的企業個人願意把時間精力、青春血汗付出到基礎研發之中,投入到把自己的創意付諸實踐的事業裡,這才是美國科技創新繁榮興盛的根本。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