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酸!直擊新鄉10萬人租房生活,你過的還好嗎?

沒有租過房,不足以談人生。

從北區到南區不足40分鐘的路程,新鄉這個並不大的城市裡,卻也如同不少大城市一樣,漂泊著形形色色的租房客,一間間出租的房子裡,上演的是一個個租客的故事,一個個揉碎的買房夢。

PART01

@Q先生: 8次搬家後,把女朋友搬沒了

Q先生是我的一位同事,年紀不大,從學校畢業3年,前段時間又搬家了。為何我用到了“又”這個字眼?是因為他之前已經搬了7次家了。

在第8次搬家,把女朋友搬沒了。

Q先生在新鄉上大學的時候認識了他的女朋友,這場戀愛一談便是5年。Q先生和女朋友的愛情跨過了“畢業季即分手季”的階段。之後,女朋友的工作不在新鄉,兩個人仍舊堅定著走過了異地戀帶來的不安感。

心酸!直击新乡10万人租房生活,你过的还好吗?

終於有一天,Q先生的女朋友來到新鄉工作,和Q先生一起租房。這個時候的Q先生已經搬了3次家。

搬家的理由也是各式各樣。新鄉的房價上漲,房東要把舊房子賣了,出售之後買好地段的房子;一起合租的租客生活習慣太差,廁所不衝、房屋不打掃,屋子到處是外賣盒子;出租房裡沒有配備空調.......

後來的Q先生又因為一些原因,不得不再次重複搬家,在新鄉這個不大的城市裡搬家,每次搬家同樣是漂泊不定的心情,與女朋友的感情也開始漂泊不定。

心酸!直击新乡10万人租房生活,你过的还好吗?

前段時間,Q先生經歷了第8次搬家,這次的原因很簡單:離公司近,和女朋友分手了。

“折騰不下去了,我回家相親結婚去了”這是Q先生的女朋友說的最後一句話。從此陌路不相逢,山水不相干。

Q先生跟我們說這段故事的時候不動聲色,不露悲傷,卻在聚餐喝多酒的時候嚎啕大哭說:"我很努力的掙錢,首付馬上有了,為什麼不能等等他"。

經歷了青春的愛情已是不易,折腰在一次次搬家漂泊中的愛情也不是第一次,如今多少都摻雜著世俗的權衡。讓一個姑娘在出租房裡用青春等一個首付有多難?

PART02

@鹿小姐 : 38℃的夜晚,我坐在房頂看別家燈火

在外奔波一天的鹿小姐回到出租屋,打開空調,擰開熱水器,脫下工裝,踢掉那雙走起路磨腳的小高跟鞋.....光著腳窩在租來的20平方米房間裡的小座椅上休息。

休息十分鐘後,她開始和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打視頻電話,看著視頻對面的家人,鹿小姐忘記了今天一天的辛苦,和家人一起大笑著,說著最近發生的趣事。幸福的下一秒,是屋子黑了

心酸!直击新乡10万人租房生活,你过的还好吗?

鹿小姐走到走廊,看到租客紛紛出來。38°℃的夜晚,那間不太通風的出租屋,停電了。

悶熱的夜晚,鹿小姐和家人道了晚安,自己搬著一個小板凳上了屋頂,那裡有風吹。凌晨1點過去,38℃變成34℃,電沒來。

凌晨1點多,我收到了鹿小姐的發來的一張照片。一張模糊,卻倍感辛酸的照片。照片裡是對面模糊的燈影,她問我,能不能跟我推薦下新鄉哪裡的房子適合買?

心酸!直击新乡10万人租房生活,你过的还好吗?

(實拍:鹿小姐發來的照片)

鹿小姐的家在距離新鄉2個小時車程小鎮,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丈夫在家開了一家小店,維持日常開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這樣的條件遠遠不夠,鹿小姐選擇來到新鄉打拼,想在新鄉落腳。

與鹿小姐熟悉也是因為鹿小姐打電話到公司問過新鄉的某樓盤,我思考,給我發照片的那一刻鹿小姐在想什麼?

心酸!直击新乡10万人租房生活,你过的还好吗?

出租屋裡停電、家人吻別的晚安,屋頂上別家的燈火,新鄉讓鹿小姐感受到了漂泊。她在那一刻也許迫切的想擁有自己的房子,一個固定的落腳,一個和家人團聚的理由。

後來得知,那一晚,鹿小姐租來的房子,電,停了一晚上。第二天鹿小姐照常上班,穿上她磨腳的小高跟鞋,出租房裡鹿小姐的故事還在繼續,沒人活成詩,生活還在繼續,你別無選擇。

PART03

@網友大A:在新鄉90平方米最多住幾個人?7個人

一個在東區的房子的租金2000塊。這個租金插在新鄉的每一個租客的心尖上,放在整個新鄉市都已經在前列。朋友在新鄉東區上班,卻在偏北的村子租了房子。

他說:他租不起,也買不起。

心酸!直击新乡10万人租房生活,你过的还好吗?

90平方米里住7個人,這讓我想起了一二線城市裡面的“隔斷間”,新鄉租的房子不是“隔斷”勝似“隔斷”。也許是學生,也許是朋友合租,也或者是不認識的、陌生人的相互慰藉而組成的7人間,我們無從得知

心酸!直击新乡10万人租房生活,你过的还好吗?

每一個“將就”的租房生活並非是不愛生活,而是知道目前的一己之力太難完成對生活的期待。不想看房東坐地起價時的臉色,不想忍受生鏽的洗手池、經常堵塞的廁所、經常壞掉的電器.......

可是對於在新鄉目前還沒能力買房的租客們,沒有選擇。

【結語】

新鄉的房價隨著Q先生的首付攢的越多,漲的也越高。無論是Q先生、鹿小姐還是那合租在90平方米的7個人,都是努力在新鄉生活打拼的租客。

租房是大多數租客沒有選擇權的時候,而房子成為了他們心靈的寄所。

能夠選擇的是將自己的生活“打扮”成的樣子。雖然可以選擇在出租屋子裡打造屬於自己的世外桃源,可以選擇換種心情面對生活。但這些形形色色的新鄉租客裡,歸屬的安全感或許仍舊是那個拼湊揉碎的“買房夢”。

而在新鄉樓市興起的現在,買了房的成為了“房奴”,沒買房的人站在“房奴”的門外,望著門裡面的悲喜人生,想著有一天自己的買房夢何時會實現。你是不是其中一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