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太軍演打靶,中國偵察艦現場觀摩,美隱形飛彈發射計劃遭取消

日前由美國主導的2018環太軍演進入了實彈打靶課目。排水量9000噸美國退役登陸艦“拉辛”號作為靶艦受到了美日海軍多輪火力攻擊,包括美軍的NSM輕型隱身反艦導彈、日本12式反艦導彈及美製MK48魚雷等先後上場。在多輪打擊之這艘鉅艦終於沉入了海底。

環太軍演打靶,中國偵察艦現場觀摩,美隱形導彈發射計劃遭取消

美日在環太軍演中進行實彈打靶

美國媒體在發佈了現場靶試照片之後,再次老調重彈了美國海軍強大的戰鬥力。不過有細心的分析人士卻發現了一個情況:在這次環態演習之前,美軍宣佈將進行實彈射擊的的LARASM遠程隱形反艦導彈卻並沒有參與實彈打靶。而根據演習前的吹風,美軍將會動用B-1B轟炸機和軍艦各發射一枚LARASM導彈。

環太軍演打靶,中國偵察艦現場觀摩,美隱形導彈發射計劃遭取消

美軍沒有按計劃發射遠程隱形反艦導彈

對於LARASM導彈臨陣缺席打靶一事,有美國媒本引述匿名的美軍人士消息稱:是因為中國的電子偵察艦也在靶場附近活動破壞了原定計劃。如果動用LARASM導彈進行靶試,很有可能被中國電子偵察艦截獲重要的情報。

有人可能要問:為什麼美日發射的NSM導彈和12式導彈不怕電子偵察呢?這主要是由於這二種反艦導彈是射程在200公里以內的近程導彈,導彈從發射到抵近目標區基本不需要開戶數據中繼;而LARASM導彈射程可達1000公里,飛行時間長達一個多小時,為了保證導彈在飛到目標區時不丟失目標,需要外部平臺不斷地將目標艦的實時信息傳送給導彈進行修正。而在此過程中國電子艦則很容易截獲到LARASM導彈中繼信號,以後如果發生衝突中國就可能會干擾LARASM導彈繼通信使其失去目標。

環太軍演打靶,中國偵察艦現場觀摩,美隱形導彈發射計劃遭取消

中國電子偵察艦會截獲導彈中繼通信

美軍信誓旦旦地宣稱要在環太軍演中發射有“航母殺手”之稱的LARASM隱形反艦導彈,不料卻因為中國電子偵察艦的出現而臨陣退縮,這也折射出了LARASM隱形反艦導彈的重大軟肋:畢竟這種亞音速導彈飛行的時間太長了,只有通過不斷的中繼修正才能不證不丟失目標。而這卻恰恰是它的弱點:一旦對手對其中繼通信進行干擾,那它將很難找到真正目標的。雖然這次由於美軍臨陣退縮,中國電子偵察艦沒有能夠捕捉到LARASM導彈的中繼信號,但它總有露出馬腳的時候。

環太軍演打靶,中國偵察艦現場觀摩,美隱形導彈發射計劃遭取消

飛行距離長中繼通信多是美新導彈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