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適不適合刷酸?刷的是什麼酸?

“刷酸這個詞在護膚圈特別是戰痘圈,簡直火得不要不要的。好像皮膚出現任何問題,刷一下酸就能白膚亮麗。有人刷酸皮膚煥然一新,但也有人因此“毀容”!那麼這到底刷的是什麼酸?你到底適不適合刷酸?

其實刷酸來源於一種醫美行為,是屬於“醫治”這種範疇的。需要有專業的醫生通過對你皮膚病症的觀測,用不同類型的酸、配合不同的濃度塗抹在皮膚局部,使外層老化、“生病”的皮膚剝落、加快皮膚更新,謂之“煥膚”。

你到底適不適合刷酸?刷的是什麼酸?

這其中涉及到非常專業的濃度、時間、酸的類型的掌握,非常講究。不是普羅大眾你我他能隨意亂刷的。

當然醫院也會有一種相對溫和的刷酸方式,選擇低濃度比較溫和的酸在皮膚表面刷一下,這個時間也是有控制的,避免停留時間過長刺激皮膚,這個低濃度的酸主要的是保養效果,例如輕微的毛孔堵塞、毛孔口看起來有點黑、輕微角栓這種小問題可以明顯改善,皮膚的亮度提高一個度。當皮膚有比較嚴重的色斑、痤瘡、皺紋的時候進行較高濃度的果酸能夠讓皮膚外觀得到改善。

酸類那麼多,怎麼選?

A酸

針對痤瘡,魚鱗癬,毛髮紅糠、膿皰等較嚴重的皮膚問題。可以消炎抗菌、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健全皮膚角質層組織等。但!不要在沒有醫生的指導下用它!有醫生指導也要嚴格遵醫囑。副作用明顯,皮膚髮紅、爆皮、癢痛各種。

果酸

果酸是從天然水果或者奶類當中提取的各種有機酸,包括蘋果酸、杏仁酸、甘醇酸、乳酸等。其中甘醇酸算是果酸的開山鼻祖,分子量最小,可以深入真皮層刺激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的再生,進而撫平了皺紋。

甘醇酸能深入真皮,在表皮的工作更是不在話下了,促進角質層的代謝——改善皮膚暗沉現象,皮膚顯得白皙透亮。當然它還有個特異功能——刺激真皮裡的毛細血管再生,傷口易於癒合。

水楊酸

脂溶性有機酸,能夠去除角質,清理毛孔,排出油脂。所以個人覺得它主要針對毛囊堵塞型粉刺(黑頭白頭閉口),效果會稍微明顯一些。

閉合型大痘痘、紅腫痘痘等就不怎麼樣了。提倡水楊酸護膚的牌子寶拉,常見的日常護理濃度一般在0.5%-2%之間。副作用依然是容易過敏、爆皮,用酸後的保溼尤為重要。

你到底適不適合刷酸?刷的是什麼酸?

但刷酸為啥會“毀臉”?

有些妹子反應,本來刷酸是改善痘痘的,結果痘痘越來越多,有些妹子會出現脫皮紅癢的現象,這是腫麼回事呢?

所有的酸類都是呈酸性,當皮膚加速代謝的時候,不及時補水,就容易脫皮、紅,加上皮膚自身的耐受能力弱的時候,受不了酸類的“恩惠”,自然容易爆痘痘。

這些人群儘量避免刷酸

1、乾性皮膚:果酸適合偏乾性皮膚,水楊酸適合混油或者油性皮膚,乾性皮膚角質層是屬於不健康的,建議使用補水保溼產品。

2、敏感性皮膚:酸有一定的刺激性,會剝落角質層,使用酸的前提是皮膚角質層健康,建議敏感性不要使用酸,或者美白產品。

3、痘痘處於發炎:有很多人會好奇為什麼,大部分人都會覺得酸就是給長痘痘的人用的,其實不然,酸是中和皮膚的酸鹼值,同時會強行剝落角質,痘痘紅腫部分角質層變薄,使用酸可能會加重發炎,算只是起到一個預防作用,不能依賴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