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坛走向现实的大数据发展(二)

大数据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大多数行业的数据准备并不充分,数据基础薄弱。要想使数据产生价值,发挥更大的作用,势必需要大量的数据归集与治理

由于增量市场的出现,仅靠现有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数据服务平台提供商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这就为独立的第三方数据优化商出现,并存在创造了客观上的空间。所以说,对于大多数行业而言,要想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首先要从数据的归集与治理开始,磨刀不误砍柴工!

另一个会发生的变化,是解决方案提供商将逐渐拉开与数据服务平台提供商在行业的差距,成为真正的某一行业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而数据服务平台提供商反而会回缩,专注自己的服务平台,支撑众多方向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客户的需要,逐渐完成与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上下游产业链。

市场

经过了过去4-5年的积累,无论在数据上,还是在数据处理技术上,大数据正在某些局部由量变转为质变。在很多领域和场景下已经可以做出很明显的效果。或者帮助客户解决他们的原来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改善原有的方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也或者开辟了新的渠道,形成创新的业务模式。

总之一句话,大数据就是生产力!

大数据正在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从市场对象来划分,可以分为大B(商业体,Business)和高成长性行业的中小B。无论是解决方案提供商还是数据服务平台提供商大多集中在大B领域,如银行、保险、医疗、教育等。这是由他们的公司体量决定的,必须要做对等体量,且确定性较高的市场,才可能保证固定的产出

除此之外,另一个群体,高成长性中小B也非常值得关注。

就在人们普遍认为BATJ垄断下的互联网很难有新贵出现,但这几年依然出现了今日头条、滴滴。所幸,我就在2016年抓住了出行行业(Uber、易到等)的机会,依靠大数据的反刷单解决方案在这一领域迅速地打开局面,并发展壮大,形成了每年数千万的业务。

这就是高成长性中小B的魅力。首先它增长迅速,也会带动生态链上的其他企业快速增长,想象空间很大;其次,中小B本身没有很复杂的决策链,决策周期很短,一般2-4个月,比较容易试错,这对于初创团队是非常关键的;再者,高成长性中小B在高速发展中,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的问题,这就为建立生态链创造了客观的土壤。大数据不同于以往的IT项目,不能单纯地以甲乙方的形式存在,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建设和被建设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合作共赢,长期共存的生态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