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數據化、AI化智能平台 助力捷越聯合金融科技升級

網貸行業歷經萌芽階段、野蠻生長階段直到現在在監管政策下逐步完善合規。在新一輪競爭中,越來越多的頭部企業將眼光瞄準了金融科技,誰能夠更早、更好、更安全地運用新技術解決網貸行業的短板和痛點,誰就能在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更多地贏得技術紅利。

五大數據化、AI化智能平臺 助力捷越聯合金融科技升級

7月3日,“無與倫比——捷越五週年媒體溝通會”在京舉辦,捷越聯合首席技術官王玉良表示,科技賦能金融的真正意義在於讓金融更懂客戶,而推進金融科技建設的主要路徑就在於移動化、雲化、數據化、AI化的“四化”發展。

王玉良表示,捷越致力於通過技術的創新應用,讓金融服務更好地觸達和觸動客戶,讓服務更有價值、更安全也更個性化。以“數據化”為例,捷越推進數據化建設旨在更好地挖掘恰當的有價值的用戶行為,目前捷越已搭建了四大數據化平臺,以期實現更好地“傾聽”。

捷越的大數據中心,著力於數據的連接和路由,著力做到從“Data到Data+,從數據到數據+”的過程。為此,捷越建成了大數據平臺“銀河”、數據倉庫“北斗”、大數據風控平臺“聽風者”和SAAS BI “司南”(商業智能服務平臺)四大數據平臺,致力為客戶提供更加安全、極致地個性化服務體驗。

已於今年三月正式上線的“銀河”大數據平臺,具備海量數據的存儲、查詢和實時處理分析能力,可實現秒級響應,有助於業務人員隨時分析數據,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大數據時代,數據的運行效率和精細化運營能力一直是大數據應用的痛點,捷越數據倉庫“北斗”和SAAS BI“司南”的建設初衷就是解決此問題。在數據運行效率方面,“北斗”上線後,數據提取耗時從以往的2天縮短為秒級響應,數據平臺的處理效率可提高十幾倍。“司南”系統則從多維度透視業務,強化可視化、預警化的數據能力,賦能運營人員更強的數據能力。依託“北斗”和“司南”平臺,運營人員可以多角度、全方位、高效率的進行數據分析,全面提升了運營效率和運營質量。

對於金融科技創新之路,大數據風控功不可沒。捷越的“聽風者”大數據風控平臺自去年上線以來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捷越的數據風控能力。“‘聽風者’的優勢主要集中體現在對逾期的控制和審核效率提升兩方面。我們對‘聽風者’上線的應用情況進行了監測,‘聽風者’上線後客戶逾期情況大為改觀,逾期客戶佔比下降了近四成;此外,相較1.0版本,‘聽風者’2.0版本在評估準確性方面至少可提升1倍,可平均節省30%的貸前審核處理時間。”王玉良介紹。

捷越不僅在數據化方面深度佈局,在AI化建設方面也持續發力。“天眼”是捷越推出的AI智能引擎,融合數據、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等維度,集機器學習、知識圖譜、360畫像等技術於一體,在反欺詐、貸後監測、失聯修復、智能營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反欺詐是風控的重要環節之一,“天眼”的知識圖譜整合央行徵信、第三方徵信等相關數據信息,通過關係圖的直觀形式,展示出借款人的關係概況,從而為識別欺詐風險提供助力。

“捷越是業內較早構建和應用智能引擎的企業,AI引擎也是未來行業的發展方向之一。捷越希望將基於智能引擎的感知技術和差異化內容應用到智能營銷、智能風控、智能投顧、千人千面等多個領域,為捷越的未來的跨越發展積蓄勢能。”王玉良表示。

王玉良指出,未來捷越將繼續深耕金融科技,以技術為驅動力,全面提升捷越風控能力、運營能力和服務能力,為更多長尾人群提供普惠金融服務,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