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內功」——微貸網在雷潮中使出了怎樣的「獨門妙計」?

73家提現困難、79家平臺失聯、5家終止運營、7家良性退出…短短十幾天,183家問題平臺的出現,讓歷經10年的行業,再次被架在了風口浪尖上。

尤其像微貸網這樣處於頭部的領頭大軍,其舉動更是受到了投資人和業內人的矚目關注。“雷潮”本質為何,頭部軍團們又能否帶領行業走脫困境?成了當下最引人深思的中心命題。

“修煉內功”——微貸網在雷潮中使出了怎樣的“獨門妙計”?

“雷潮”≠行業危機

“我們要看到,暴雷現象的背後,是一次良幣驅逐劣幣的洗滌。”在昨晚進行的直播見面會中,微貸網姚宏發出了這樣的聲音。在他看來,本次連環暴雷事件的發生,並不意外,也不是距今為止行業所面臨的最大的“坎”。

通過數據我們發現,自2011年開始至今,網貸行業已歷經四、五次沖刷。譬如2011年,從溫州地區金融危機蔓延開來的第一次跑路;2014年部分高返平臺的消亡;以及2015年e租寶事件造成的影響等。這讓平臺數量從蠻荒期的近10000家,縮減至如今不足2000家,也使得劣質平臺在一波波的清理中被叫停出局。

而此次“雷潮”從本質意義上來講,也同樣是行業發展過程中所必須經歷的“痛”。姚宏指出,本次“暴雷”事件所涉及的平臺,不少帶有“虛假光環”。例如,一些帶有上市公司頭銜的平臺,其實際控制人背後卻擁有錯綜複雜的關聯平臺;除此以外,一些仍存在大標、自融現象的平臺,也難逃牽連;而原本就靠詐騙為生的平臺,則更是成為重點打擊對象。

“我們預計,未來網貸平臺的總數量,將維持在200-300家之間,這才是符合市場飽和度的正常狀態。”姚宏說道。他認為,暴雷事件的實質是優勝劣汰,也是考驗平臺整體抗壓能力,尤其是頭部平臺帶動能力的重要時刻。

而這個要點,也落在了“合規”、“經營狀況”等方方面面。

“修煉內功”——微貸網在雷潮中使出了怎樣的“獨門妙計”?

頭部平臺的生態重構

據姚宏介紹,自上線以來,微貸網就專注在“小額、分散”車貸領域。包括2017年初與廈門銀行攜手的銀行存管正式上線、獲得ICP許可證,以及在13年初就建立投資人監督委員會、員工督查部等等,都是在向合規靠攏。

當然,作為頭部平臺掌門人,姚宏近期也會面臨許多疑問。比如,在“禁止暴力催收”、“車貸市場天花板”的情況下,微貸該如何扛過這波“雷潮”,並繼續保持盈利。而姚宏也將這些問題統統指向了經營系統的重構。

“對於頭部平臺來講,在現階段維持經營生態平衡尤為重要。”姚宏說道。“就拿風控來說,過去我們重視以車為主。而如今,我們將這一焦點,轉移到人車並重或是以人為主的前置條件下。”這樣的轉變,不僅可以將強貸後變為強貸中,控制好風險流入。“人”和“車”雙核心彙集數據的特點,也可以讓微貸“智能決策森林”風控體系發揮最大作用,實現“線上化”發展。

而通過對外公佈的信息我們也看到,7年運營下,微貸不僅在遍佈30多個省市的線下門店密佈風控網絡、增強聯動;更通過與相關部門聯合,以法律制約途徑,最大限度抑制壞賬的發生,保證良性運營。在近期,微貸也成為了車貸行業首家實行“一費制”的平臺。

據微貸運營中心統計,截至6月底,微貸網目前在投人數41萬多,代收人數為40餘萬。即使身處“雷潮”,代收人數持續上漲,並且保有41%的投資用戶留存率,算得上是十分漂亮的數據。

控制好風險流入、減輕經營壓力、保證充足的資金儲備。成為此次直播中,姚宏傳遞給所有投資人的最大價值點。

“修煉內功”——微貸網在雷潮中使出了怎樣的“獨門妙計”?

“雷潮”過後,未來如何?

“波動一定還會有,尤其是備案延期的情況下,但這正是一個驅濁揚清的過程。”姚宏說道。對於許多現存平臺來說,不僅是政策風險影響,平臺自身的道德和經營風險,都是日後所需要持續面對和調整的問題。

但在他看來,這並不意味著行業的整體滑坡。“就拿車貸市場來說,每年汽車的整體保有量還保持著10%至20%的增長。這對於我們來說依然是可以深耕的市場。而未來全國性187條網貸驗收細則的出臺,也將更加提升行業的整體信心。”姚宏指出。

姚宏透露,微貸已經做好了準備,不論何時開始備案工作,都相信能成為杭州第一批通過備案驗收的平臺。在未來,作為頭部平臺,微貸也將繼續“修煉內功”,做好一切準備,等待黎明將至的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