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騙局誘惑多學生須警惕

暑期騙局誘惑多學生須警惕

又是一年暑期,眾多在校生猶如小鳥般,開始了一段多姿多彩的假期生活。但是因自身社會經驗少、抗誘惑能力弱,每年暑假,針對學生群體的詐騙案件也相應增加。

近日,福建省泉州市反詐騙中心根據近年來針對學生的詐騙案件,梳理出一份防騙指南,提醒學生們要注重個人信息的保護,培養良好的消費觀念,遇到騙子來電,不轉賬、不輕信、不上當,如有困惑疑問要及時撥打110諮詢。

兼職刷單墊付資金全被騙

今年6月29日,放假在家的大學生施某在福建省晉江市龍湖鎮衙口村的家中,被人以網上刷單的方式,通過QQ轉賬詐騙7200元。

今年7月4日,17歲的周某在福建省南安市水頭鎮凱德酒店收到一條短信,短信內容系招收刷單員。周某與對方聯繫後,被騙轉賬3887元。

據泉州市反詐騙中心統計,近年來,代刷單等網絡兼職類詐騙一直都是發案數較多的警情,很多受害人就是在校學生。

詐騙分子在各類社交網站、QQ群、微信群內發佈各種高佣金的兼職招聘信息,吸引學生應聘。一旦有人上鉤,騙子就告知兼職內容是網上購物代刷單,稱任務完成後全額返還本金,每單還可抽取5%的佣金。其實,等受害人連續為其拍下支付大額“訂單”後,騙子就會捲款而逃。

據反詐騙中心工作人員提示,網絡兼職刷單、刷信譽都是騙子設好的陷阱,尤其是需要先行墊付資金的都是詐騙,騙子多會以高利潤為誘餌,利用受害人想賺錢的心理,騙取更多資金。現實中,如果想要兼職的話應選擇正規的機構、企業,利用課餘時間進行,不要相信簡單操作即可日進斗金的謊言。

網購退款要輸密碼是騙局

7月3日,家住泉州市豐澤寶洲路的學生江某接到一個電話號碼為“173”開頭的電話,電話裡一名自稱淘寶商家的男子告知其之前在淘寶上買的褲子質量上有問題,以要給其退款為由,叫其聽從指令操作,最終騙走江某一筆數目不菲的錢款。

相比平時,暑期學生們有更多的時間用於網購,詐騙分子則瞅準時機冒充購物網站客服以退款的名義進行詐騙。

這種情況下,騙子一般先行通過各種手段獲取受害人信息及訂單詳情,通過打電話或發送短信的方式以快遞丟失、貨物殘缺、系統升級等為由聲稱要退款,引導受害人進入釣魚網站操作,騙取受害人輸入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信息,再將受害人銀行卡內現金轉走。騙子也可能以直接發送支付寶、微信二維碼給被害人,讓被害人輸入支付密碼等方式實施詐騙。

據泉州市反詐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這類詐騙招數比較單一,也容易分辨。學生在網購時一定多留心眼,不要輕信相信退款退貨來電,及時在網購平臺與店家進行溝通確認,就可以避免落入“陷阱”。

退票信息別輕信去官方核實

暑假是學生出遊的黃金期,外出旅遊常常會購買飛機票、動車票、景點門票等,這些都可能成為不法分子詐騙的目標。

據瞭解,不法分子會事先在網站上發佈“低價”票務的虛假信息引誘受害人上鉤,或編造“航班延誤”“飛機機械故障”等理由以飛機票改簽的方式對受害者實施詐騙。

6月8日17時許,家住福建省惠安縣的學生張某報案稱,有人以為他辦理機票改簽手續為由,索取他手機上的短信驗證碼,後被對方通過驗證碼轉走其工商銀行卡內的4999元。

泉州市反詐騙中心工作人員提醒,學生在接到此類有關訂票信息的電話時不可輕信,如有疑問,可以撥打各大航空公司和訂票網站的客服電話,在確認之前不要提供個人銀行信息。工作人員表示,其實很多詐騙案件的起因,都是由於個人信息洩露,騙子在獲取精準的公民個人信息後,進而實施詐騙。因此,保護個人信息安全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知識。學生上網時應提高防範意識,儘可能隱藏自己的真實信息,特別要注意自己在登錄和使用郵箱、雲空間、微信朋友圈時的個人信息安全,以免信息洩露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

此外,不要點擊任何不可信的網址鏈接;不隨意在任何平臺上輸入自己的姓名、身份證、手機號碼等信息;身份證及複印件不要隨意提供給他人,實在需要提供複印件時,也應在上面註明具體用處,防止被壞人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