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在換衣服的時候,需不需要避嫌「年紀尚小」的男寶寶?

前幾天收到一位寶媽的私信,這位寶媽有個三歲半的兒子。上週寶媽在房間裡換衣服,兒子推門就進來了,她隨口說了幾句:媽媽在換衣服呢,沒有敲門就進來是很沒有禮貌的。

結果被婆婆聽見了,一直念念叨叨的說這位寶媽“太矯情”,自己的兒子怕什麼,年紀還那麼小懂什麼;一旁的老公也覺得真是小題大做……寶媽感到很委屈。

小編相信,有這種困惑的家長絕對不在少數——隨著寶寶一天天的長大,在和爸爸媽媽的生活相處中,到底需要不需要進行“性迴避”?異性家長在和孩子的相處中,又要如何進行恰當的“性教育”

事實上這位寶媽在意的是有道理的,孩子 3 歲後,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確實需要進行一些適當的"避嫌”。


【3 歲——性教育的重要節點】

3 歲之前的寶寶,主要還處於性的萌芽期。

寶寶在 1 ~2 歲左右,就已經開始能區別爸爸和媽媽裸體的區別了。這個時候的孩子對性別的差異能有簡單的區分和認識,這叫做【性差異】的認知。

媽咪在換衣服的時候,需不需要避嫌“年紀尚小”的男寶寶?

3歲以後,隨著對性認知的進一步發展,孩子可能會對他人的隱私部位感到害羞或者不自然,這時候的寶寶已經產生了羞恥感。

這個時候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對性別不同的不自在和羞恥感。要逐漸開始避嫌。

但現實生活中,由於受傳統觀念影響,導致對“性”羞於啟齒,所以大多數家長(尤其是爸爸對於女兒),在性教育方面更多的是選擇性迴避,而未有做好性的正確引導。

對於孩子的性教育,家長一定不要扭扭捏捏藏著掖著,孩子越小教育越好。既是保護自己,也是尊重他人。


【3 歲前——“親子共浴”是最好的性教育】

3 歲之前,是寶寶性教育的黃金期。

這時候的孩子如果看到爸爸和媽媽的身體的時候,很可能會用驚訝的眼睛看著爸爸媽媽,尤其是會盯著父母的隱私部位,因為那裡最不常見。

在這個階段父母不要害怕把自己的身體給孩子看到。甚至要多創造一些機會讓孩子觀察不同性別的差異,比如說親子共浴。

媽咪在換衣服的時候,需不需要避嫌“年紀尚小”的男寶寶?

親子共浴可以讓寶寶更好的明白男性和女性的身體構造是不同的,可以輪流由爸爸和媽媽分別跟孩子一起共浴,在洗澡的時候告訴孩子身體的秘密以及媽媽與爸爸的區別。


【3 歲後——建立界限和隱私的概念】

寶寶 3 歲以後,父母和異性孩子相處時就要開始逐漸建立界限,注重孩子對隱私的認知,並開始教育孩子人跟人之間接觸的度在哪裡,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媽咪在換衣服的時候,需不需要避嫌“年紀尚小”的男寶寶?

1. 逐漸停止異性親子共浴

一般來說,女兒 3 歲以後,就不適合和爸爸一起共浴了,媽媽和兒子的共浴可以延時到 5~6 歲。

6 歲以後,建議培養孩子自己單獨洗澡(大人可以幫忙)。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孩子會主動表示不想和爸爸媽媽一起洗澡,這個時候,要尊重孩子。

2. 分床睡

從性教育的角度,孩子在 3 歲左右可以分床睡。這時候的寶寶已經有了羞恥感,這時候和異性同床或者和父母同床會有很多不方便,也會讓孩子有可能會感到不自在。

媽咪在換衣服的時候,需不需要避嫌“年紀尚小”的男寶寶?

3. 尊重隱私

要讓孩子對“隱私”有概念,並建立自己的隱私範圍。日常生活中也要建立界限,互相尊重隱私。

  • 儘量不在孩子面前裸體,或者只穿內衣內褲走動;
  • 上衛生間或者洗澡要關門;
  • 儘量不帶孩子去異性公廁或公共澡堂;
  • 避免不恰當的親暱,比如說和異性父母舌吻,親孩子胸口等。

4. 安全教育,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 從小就教育孩子,只有最親密的家人才能和自己有的親暱的舉動(可以給孩子列一個單子,寫明都可以有誰);
  • 如果有人對自己做了「奇怪」的事情,要勇敢告訴爸媽,不要隱藏和害怕。
媽咪在換衣服的時候,需不需要避嫌“年紀尚小”的男寶寶?


【性教育,不僅僅是性知識的教育】

有些家長可能會覺得,性教育不是教育孩子知道保護自己就行了麼,孩子還小,都是一家人,這樣講究真的很累。

其實很多時候不單單是性教育和安全意識的問題,也許孩子 6 歲之前在家隨意穿著看起來沒啥大毛病,但是教養,尤其是教養中對異性的尊重也是性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媽咪在換衣服的時候,需不需要避嫌“年紀尚小”的男寶寶?

就拿這件當著孩子面換衣服的事情來舉例:

如果媽媽長期在男寶面前換衣服不避嫌,兒子長大後會不會先入為主,認為所有的女性都和媽媽一樣“不拘小節”?

如果媽媽長期在女寶面前換衣服不避諱,女兒長大後,會不會也變得“不拘小節”?

教育孩子從來都不容易,讓他們學會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事。家長不但要告訴孩子男生和女生的區別,更要教會孩子在他人面前尤其是在異性面前的相互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