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出台"人才新政30條",雙創團隊最高支持5000萬元!

洛陽出臺

近日,從洛陽市人才辦瞭解到,洛陽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打造中西部地區人才高地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對洛陽市今後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進行改革,計劃到2020年,將洛陽市建成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區域創新中心和中西部地區人才高地。

重點培養精英,爭取2人至3人入選兩院院士

未來5年,洛陽市將重點培養一批具有成長為兩院院士潛力的人才,並爭取入選2人至3人。

對於全職引進和新當選的院士等頂尖人才,市財政每人給予100萬元的獎勵補貼,在崗期間每年給予5萬元津補貼。

對全職引進和洛陽市自主申報入選的國家“千人計劃”“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長江學者及中原學者等,由市財政分別給予60萬元、30萬元、20萬元獎勵。

對國家“千人計劃”“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長江學者及中原學者等,在崗期間每年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2萬元津補貼。

繼續實施“河洛英才計劃”,推進“引金入洛”工程

今後,洛陽市將繼續實施“河洛英才計劃”,引進培養一批具有重大技術突破和較強產業化能力的創新創業人才(團隊),探索採取“無償資助+股權投資”的方式,分別給予不少於5000萬元、3000萬元、1000萬元的支持。

結合自創區、自貿區建設,實施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工程,大力引進金融、文化創意、國際貿易、現代物流、旅遊運營、電子商務、城市規劃等方面的國際化專業人才。

鼓勵通過政府僱員(專才)的方式,引進一批金融、管理、城市規劃、現代物流等領域的國際化專業管理人才,實行靈活的薪酬政策;推進“引金入洛”工程,對市場化選聘的金融人才實行市場化薪酬待遇,允許地方金融投資類企業對市場化選聘的金融人才探索實行股權期權激勵;支持文化產業領軍人才、高端創意人才和文化名家領銜文藝創作、文化工程項目等,對公益性項目擇優納入財政專項資金支持範圍。

柔性引進人才,建立人才引進激勵機制

洛陽市將鼓勵創新龍頭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等創新主體,通過市場化渠道引進急需緊缺人才。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採取掛職兼職、技術諮詢、項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進人才。

對人才帶科研成果在洛陽市落地轉化,來洛工作不計時間長短,視業績貢獻可與市內人才在職稱評定、表彰獎勵、科研立項、生活待遇、醫療保障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支持用人單位“走出去”,在國(境)外建立前端孵化基地、離岸研發中心(機構)等,在全球佈局創新資源。

建立人才引進激勵機制,設立“引才先進工作獎”“人才突出貢獻獎”,對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創新主體及人才,由市財政分別給予5萬元、2萬元獎勵。國有企業引進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產生的專項投入成本可視為當年考核利潤。

鼓勵支持建立研發機構,柔性引進高端智力資源

支持建設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及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創新載體,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任務協同攻關、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等運行項目進行獎勵,分別給予不同標準的經費支持。

支持國內外一流大學、科研院所、世界500強企業和跨國公司研發中心在洛設立分支機構和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在創新創業中有突出成績的,經市政府同意後可按照一事一議原則給予重獎。

將其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納入市級拔尖人才評選範圍,給予相應待遇。鼓勵和支持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流動)站等研發機構,柔性引進院士等高端智力資源,充分發揮其對我市推進自主創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引領帶動作用,對建站成功的,市財政分別一次性給予院士工作站15萬元、博士後科研工作(流動)站10萬元獎勵。

離崗創業的科研人員,5年內保留人事關係和基本工資

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經所在單位同意,離崗創業或在企業開展科技成果轉化的,5年內保留人事關係和基本工資,並同等享有參加職稱評聘、崗位等級晉升和社會保險(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的單位繳納部分按原渠道撥付,個人繳納部分由本人承擔。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繳納年限連續計算)等方面的權利。

在創業孵化期內返回原單位的,工齡連續計算,單位按原聘專業技術職務做好崗位聘任工作。兼任管理崗位職務的,應辭去管理崗位職務後以科研人員身份離崗創業。

高校、科研院所將科技成果以技術轉讓或許可方式實施轉化所得淨收入,其研發團隊可按不低於70%的比例取得。

允許國有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實現盈利後,連續5年,每年提取不高於30%的轉化利潤,用於獎勵核心研發人員、團隊成員及有重大貢獻的科技管理人員。

獲國家或省科技獎,市財政再給予獎勵

獲得國家、省科學技術獎項的,在國家、省獎勵的基礎上,市財政再給予一定的獎勵。

洛陽市域內單位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科學技術獎或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項目,市財政分別給予國家、省獎勵額5倍的配套獎勵,獎勵標準為:國家科學技術獎特等獎每項500萬元、一等獎每項100萬元、二等獎每項50萬元;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每項75萬元。

洛陽市域內單位作為參與完成單位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項目,市財政給予國家獎勵額2倍的配套獎勵,獎勵標準為:國家科學技術獎特等獎每項200萬元、一等獎每項40萬元、二等獎每項20萬元。獎勵資金用於獎勵獲獎團隊。(資金分配辦法由團隊成員協商確定)

向高層次人才發“河洛英才卡”

向引進培養的兩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等市級以上高層次人才分類發放“河洛英才卡”,持卡人可享受社保、公積金、住房、教育、旅遊、醫療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鼓勵人才集聚的產業園區利用自用存量用地建設人才公寓,對引進的重點院所、科技孵化器給予人才租賃住房支持。

完善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制度,統籌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公立學校資源,優先妥善安排人才子女入學。

完善高層次人才醫療保健機制,在全市定點醫院開通就醫“綠色通道”,提供預約診療等服務。鼓勵符合條件的醫院、診療中心與國外保險公司合作,加入國際醫療保險直付網絡系統。(來源:洛陽晚報 記者 李礪瑾 通訊員 王寧)

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位於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洛陽片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洛陽片區雙區疊加,榮獲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級技術轉移示範機構等8項國家級榮譽資質。目前,中科院自動化所、科大訊飛、深圳光啟、華東理工研究院、“河洛英才計劃”彭先兆團隊、歸國高層次人才田豐豐團隊等210餘家科技創新主體成功進駐園區,初步形成新型研發機構支撐、龍頭企業引領帶動、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集聚發展的良好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