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的出現,對於哲學意識論的意義有哪些?

用戶65262218


人類對自身意識的瞭解,還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

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人類屬於動物的一種,所以遵循生命的規律,也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

而人工智能則完全不同。

當然,人類科學家也可以模擬自然選擇的模式,來通過這種方式,加速人工智能的自我進化。

但以目前人工智能的發展現狀來說,也有可能或者很有可能人工智能將走上自我設計自我進化的道路。

這與生命的進化過程,截然不同。

在這種情況下,人工智能是否會出現所謂的人類理解的意義上的獨立意識?

這種意識和人類的意識會有什麼區別?

我們只能說,實事求是的說,不知道。

人類大腦中的腦神經細胞數量是千億級的,按照現在計算機硬件的發展速度,電腦將很快,趕上並超過這個數量級。

也就是說,如果單單考慮這一點人工智能將很快趕上並超過人類的智能。

如果人工智能的意識是類似人類的以進化論為基礎的生命型意識,以求生作為最大的最基礎的目標,那麼人類作為其最大的威脅,末日基本上已經註定了。

如果不是,那麼人類社會將被不可逆轉的徹底改變,人類很可能以一種過去從未想到的全新的方式存在。

當然也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比如,人工智能將揭示一些,人類目前無法理解,無法接受的某些事實,從而從根本上改變一切。

畢竟,按照現在地球上主流的大部分人的理解,我們只是這個行星表面一群愚蠢的肉蟲子罷了。



Homer10


人工智能的發展給人們認識世界插上翅膀。人類認識事物是有規律的,這是哲學認識論研究對象。過去認識論只是從基本原則、方法有一些初步結論。人工智能給認識論研究提供了技術支持。可以預見,未來幾年,認識論會有一個大發展,會得到一些深入細緻的,甚至是定量分析的成果。

人工智能是模仿人類認識、思維模式的數字化方法。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至無窮。每一次循環都在更高一級的層次。人工智能可以使這種循環加快速度,可以給出實踐認識活動定量分析、評價。

所以人工智能需要認識論指引方向,認識論又要藉助人工智能作為發展前進的動力。


薄利軒1


人工智能出現,其初衷是服務於人類,提升人類的生活品質,從煩重的腦力與體力勞功中解放出來。但人類會因此,形成一種依賴關係,降低思維能力、動手能力,貪婪與懶惰讓更多的人墮落。乃至將來克隆技術發達,生命體將被創造,出現的最大危機是"生命將不被尊重”,可以創造就可以毀滅,人類文明史將被改寫,亦不過重蹈覆轍,上演又一次輪迴。



月影空華


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人類意識的結晶,反映的是人的意識,對於人的意識活動的總結成果。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識的外在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