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司馬懿的兒子除了更狠的,還有更能裝的!

果然,司馬懿的兒子除了更狠的,還有更能裝的!

司馬昭是一個狠角色,他比司馬懿、司馬師更狠!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剷除了曹爽集團,雖然也有奪權的動機,但更多的是自保,因為曹爽集團也想幹掉司馬懿。司馬師走得比司馬懿更遠,但也只是廢了曹芳。而司馬昭,則是弒帝,直接把曹髦給殺了。

後來的西晉的八王之亂,掀開了中國歷史上最血雨腥風的一頁。事實上,司馬家互相仇殺、猜忌、妒恨的種子,早在司馬師一代就埋下了。司馬師為了自己做好人,不惜踩在親弟弟司馬昭的頭上。司馬昭為了奪權,有可能弄死了司馬師。

為了證明司馬昭的狠,狠到同室操戈,我們有必要再引出一個人,在引出這個人之前,我們先說一個故事。

司馬懿的原配是張春華,後來張春華老了,馬懿就開始寵幸一位姓柏的夫人,此後張春華連司馬懿的面都見不到。一次,司馬懿生病臥榻不起,張春華去探病,司馬懿卻把她罵了一頓,說:“你個老不死的,看著你就神煩,你躲在家裡就行了,沒事跑出來幹什麼呢?”張春華又慚愧又氣憤,就打算絕食自殺。張春華不吃不喝,她的兒子也跟著效尤。這下可把司馬懿嚇壞了,趕緊道歉了事。穩住張春華後,司馬懿才對周圍的人說:“她那個老不死的,死不足惜,我是擔心我那三個聰明的好兒子!”

張春華為司馬懿生了三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還有一個容易被歷史忽視的小人物,他叫司馬乾,西晉皇二代司馬衷的“三爺”。

司馬乾出生於公元232年,只比司馬炎大五歲,雖然叔侄輩分有別,但其實和司馬炎算得上是同齡人,長兄司馬師比他大二十五歲,次兄司馬昭比他大二十二歲。

司馬懿一共有九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的人生都很精彩,司馬乾是老三。八王之亂的八王裡有老四司馬亮、老九司馬倫,都把西晉王朝鬧得天翻地覆。尤其是司馬倫,一度還把司馬衷給廢了。老五司馬伷、老七司馬駿、老八司馬肜都有不俗的戰績,司馬伷曾參加平吳戰爭,司馬駿、司馬肜都有駐兵西北,與異族交戰的履歷。老六司馬京二十四歲就死了,沒什麼表現的機會。唯獨這個老三司馬乾,一直都在吃空餉!從司馬懿、張春華的基因遺傳,以及司馬家公子哥不乏最好的教育來看,司馬乾即使比不上司馬師、司馬昭,也不可能是一個廢材。但為什麼無論是曹魏末期還是西晉初年,司馬乾都沒有表現的機會呢?

不是沒有!曹髦和司馬昭撕逼時,司馬昭派手下孫佑守衛間闔門。司馬乾雖然是個閒人,但聽說家裡出了這麼大的事,自然也要跑去幫忙,但卻被孫佑攔了下來,說此路不通,讓他從其他城門進去。等司馬乾繞遠進宮後,戰鬥已經結束了。司馬昭問他為什麼來得這麼遲,司馬乾實話實說,司馬昭就要把孫佑給夷三族,經人勸說,孫佑才保住了命。這很有意思,孫佑是司馬昭的人,可以阻擋其他人入門,犯的著阻攔司馬昭的親弟弟司馬乾嗎?如果不是司馬昭授意,孫佑敢嗎?

果然,司馬懿的兒子除了更狠的,還有更能裝的!

曹髦與司馬昭撕逼,是公元260年的事,那時的司馬乾才二十九歲但他已經明白,司馬昭在防著他。加上司馬師在幾年前莫名其妙地死於大捷班師的路上,司馬乾就更明白了——司馬昭太狠了。司馬昭假裝要殺孫佑,就是做做樣子給司馬乾看:天下老子第一,什麼都是我說了算,你丫的不要跳,不要有非分之想。

司馬乾明白後就成了一個白痴,比司馬衷還白痴的白痴。直到司馬炎臨朝,他依然是個白痴。司馬炎在公元277年下令,諸王都回到自己的封地去,兩個人沒去,一個是司馬攸,另一個就是平原王司馬乾。因為“有篤疾”的司馬乾很清高,對名利沒什麼興趣,對情慾更是淡泊,

再加上是個白痴,就被司馬炎留在了京城,而且被拜為光祿大夫,地位僅次於三公。

為什麼說司馬乾是白痴呢?舉例:一、司馬乾的俸祿和布帛不少,但他卻把布帛露天堆放,很多衣服都因為風吹日曬而腐爛了;二、陰雨天時,司馬乾把牛車放在外面,卻把露車(沒有帷蓋的車子)收回來,他的解釋是:露車應該放在裡面。三、最精彩的是,司馬乾的一個愛妾死了,卻不下葬,棺材放在空房子裡,司馬乾隔幾天就要打開一次,還姦屍,直到屍體腐爛到再也玩不起來了,才下葬。

這樣一個姦屍白痴,司馬炎理會他作甚?但事實上,司馬乾卻並不是白痴。他早就知道,司馬家的同室操戈是翻臉不認親的。司馬師、司馬攸之死就是明證。他稍有不慎,也是一樣的結局。後來的八王之亂也證明了這一點。

但是,待得司馬炎死了,司馬衷繼位後,這位“三爺”就脫胎換骨了,行事做派都似乎是一位高深莫測的世外高人。司馬懿的第九子司馬倫亂政,被繼承司馬攸爵位的齊王司馬冏擺平了,司馬冏成為西晉王朝最有權勢的人。宗室朝臣都去慰勞司馬冏,司馬乾也去了。別人都拍司馬冏的馬屁,只有司馬乾居安思危:“你平定了司馬倫的作亂,大功一件,但不能居功自傲,一定要小心謹慎。”後來,司馬千又去拜訪權勢如日中天的司馬冏,直接坐在司馬冏的床上,還不讓司馬冏坐下,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可千萬別學司馬倫!”其實,這是司馬千已經覺察到司馬同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後來,司馬冏也被幹掉了,司馬乾大哭一場,說:“宗室日衰,惟此兒最可,而復害之,從今殆矣。”司馬乾從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司馬亮、司馬倫、司馬冏一路看過來,知道西晉的天下在司馬冏殞命後,就差不多已經結束了。歷史證明,司馬乾是個觀察家,也是個

先知。

再後來,八王之亂的勝出者鎖定了東海王司馬越。司馬越到洛陽後,專門去拜訪司馬乾,司馬乾也是閉門不出。這就是司馬乾的明哲保身。最終,司馬乾在八十歲那年壽終正寢,安然離世。雖然司馬家血雨腥風了整整半個世紀,司馬千卻獨善其身。這樣的“三爺”是白痴嗎?不,三爺是個智者。

引出司馬乾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證明司馬家的自相殘殺,早在八王之亂前就已經開始了。無論司馬師是真的死於眼疾併發症,還是被司馬昭弄死;無論司馬攸是真的“嘔血而薨”,還是被司馬炎毒殺,司馬家在司馬懿死後,就再也沒有過寧日。八王之亂的禍根,早在司馬師司馬昭那一代身上,就已經埋下了。

司馬乾裝瘋賣傻,是保命的惟一之路。這個策略,依然來自他的父親司馬懿。若司馬懿當時不是裝病,或許早就被曹爽幹掉了。司馬懿的裝病,司馬攸也在學,但沒學到位,反而學丟了性命。司馬乾也在學,學到位了,所以壽終正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