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是不是故意陷害林黛玉?

寶釵是不是故意陷害林黛玉?

從《紅樓夢》問世以來,釵黛之爭恐怕是其中最大的爭論了,娶妻當如薛寶釵,知己應如林黛玉,釵黛典型人物的塑造,各自不同、又各惹人憐的形象,造成文學史上持續時間長、波及人數廣、後續影響大的經典口水戰。今天咱們不討論二人優劣問題,就從被無數黛粉引為寶釵陷害黛玉的“金蟬脫殼”事件說起,寶釵到底是不是有意為之。

“金蟬脫殼”事件

“金釵脫殼”事件,緣由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楊妃戲彩蝶,埋香冢飛燕泣殘紅”,要說這回信息量可是真不小,寶釵戲蝶、黛玉葬花,二人最具代表性事件均在這回出現。這回開頭接的上回,寫晴雯因和碧痕拌嘴,沒聽出黛玉聲音,讓黛玉吃了閉門羹,偏寶釵在屋裡,黛玉氣怔在門外,哭的好不傷心。回去自是一夜失眠。第二日又是芒種節,黛玉怕人笑話她懶起晚了,就自己躲一邊葬花去了。

這時,我們被罵慘了的女主角寶釵登場了,眾人因不見了黛玉,寶釵便主動要

去叫她,在路上發生了很唯美的楊妃戲蝶事件,寶釵難得一次不顧淑女形象,氣喘噓噓玩耍。正因為小女兒心態爆發,導致寶釵竟然沒注意走到哪了,這才無意之間聽見小紅和墜兒關於賈芸、帕子的談話。

寶釵是不是故意陷害林黛玉?

寶釵在外面聽見這話,…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個‘金蟬脫殼’的法子。”正想著,只聽“咯吱”一聲,寶釵便故意放重了腳步,笑著叫道:“顰兒,我看你往那裡藏?”一面說,一面故意往前趕。那亭內的小紅墜兒剛一推窗,只聽寶釵如此說著又往前趕,兩個人都唬怔了。

寶釵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便假裝是尋找黛玉至此,自己演了一場戲,寶釵倒是覺得好笑,但是將小紅和墜兒嚇傻了。如果放在平常談話,即便聽到了也沒什麼關係,但小紅素日眼高心大,善於鑽營,最怕別人抓住把柄。再者,這些丫鬟們可能都有些怕黛玉,黛玉的毒舌估計是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誰知小紅聽了寶釵的話,便信以為真,讓寶釵去遠,便拉墜兒道:“了不得了!林姑娘蹲在這裡,一定聽了話去了!”墜兒聽說,也半日不言語。小紅又道:“這可怎麼樣呢?”墜兒道:“便聽見了,管誰筋疼,各人幹各人的就完了。”小紅道:“若是寶姑娘聽見,還倒罷了。那林姑娘嘴裡又愛刻薄人,心裡又細,他一聽見了,倘或走漏了,可怎麼樣呢?”

這也是寶釵為人詬病的原因之一,因為在這些丫鬟們心中,黛玉已然變成尖酸刻薄的代名詞,寶姑娘聽見就無妨,林姑娘聽見就嚇的哆嗦,寶姑娘偏還往林姑娘身上推,這不是更加深下人們對黛玉的偏見麼?這事得替黛玉抱個不平。

寶釵是不是故意陷害林黛玉?

“一條帕子引發的血案

小紅和墜兒的談話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如此害怕被人知道?這事就源於一條帕子。小紅本是寶玉進大觀園後,挑上來的丫鬟,仗著自己有幾分姿色,有心往高處走,但是寶玉房裡大丫鬟沒一個是善茬,個個都是人精。想成為寶玉屋裡的姨娘是沒啥希望了,可巧曹公創造出個賈芸。

要說這賈芸與小紅簡直是絕配,都是察言觀色、抓住及製造機會的一把好手,賈芸巴結鳳姐謀得大觀園綠化管理處管事職位,上任不久便撿到一塊手帕,沒錯,這手帕正是小紅的。手帕這東西向來都是古代小說中戀愛必備,深受古代廣大單身男女青年的喜愛,提個詩、聯個對,那就是定情信物的不二之選。小紅也見賈芸手裡的帕子是自己的,不覺心內躁動,做了春夢。賈芸得知帕子主人也是不勝欣喜。

原來上月賈芸進來種樹之時,便揀了一塊羅帕,便知是園內的人失落的,但不知是那一個人的,故不敢造次。今聽見小紅問墜兒,便知是小紅的,心內不勝喜幸。又見墜兒追索,心中早得了主意,便向袖內將自己的一塊取出來,向墜兒笑道:“我給是給你,你若得了他的謝禮,可不許瞞著我。”墜兒滿口裡答應了,接了絹子,送出賈芸,回來找小紅,不提。

“金蟬脫殼”的案發現場沁芳亭就是墜兒還小紅的手帕,表面看好像還個帕子並沒什麼出格的,但是一來一往,投以木瓜,就要報之瓊琚。私相傳遞可是有關女子名節的大事,很容易被人誤會。抄檢大觀園的“繡春囊”事件,就是因為這種不明不白的私通造成。大觀園裡都是年輕未出閣小姐,所以王夫人才會淚如雨下說的:“外人知道,這性命臉面要也不要?”這是作風、名聲問題,說小便小,說大也很大。

寶釵是不是故意陷害林黛玉?

“是不是有意為之”

到底寶釵是不是故意的,就是拿黛玉當擋箭牌,要把黛玉搞臭,自己好當寶二奶奶?以前小編也是這麼認為,覺得寶釵就是道貌岸然的君子,成天一副好人面孔,“金蟬脫殼”做的太不地道了。如果真是這樣,《紅樓夢》就真的變成腹黑、宮鬥小網文水平了。雪芹先生開篇便說:

自又云:“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併使其泯滅也。”

曹公對自己筆下的女子,唯有嘆、惜、憐,更何況寶釵呢?寶釵可是與黛玉平起的十二釵正冊之首,雖然寶釵“任是無情也動人”,像這種陷害、栽贓之類的小把戲倒不至於。

寶釵是不是故意陷害林黛玉?

那寶釵為什麼會說黛玉呢?一,寶釵確實是去找黛玉來的,只是見寶玉進了瀟湘館,才轉路撲蝶偶然至此。二,可能恰恰因為寶釵和黛玉比較熟。因為關係熟,所以下意識說出來,也不用擔心日後對嘴露出來。假若是你誤闖了別人的宿舍,你會不會說我是來找某某的,這某某應該是你的好朋友無疑了。

(寶釵)一面說,一面故意進去尋了一尋,抽身就走,口內說道:“一定是又鑽在山子洞裡去了。遇見蛇,咬一口也罷了。”一面說一面走,心中又好笑:這件事算遮過去了,不知他二人是怎樣?

寶釵做完這事,自己也覺得好笑,有點做了小惡作劇的竊笑,又覺得沒啥意思。可能就是下意識應急反應,不應該作為釵黛口水戰的證據。不管是寶釵,還是黛玉,還是《紅樓夢》裡其他的薄命女兒,越讀越喜,越讀越讓人憐惜,如果把《紅樓夢》當成宮鬥、心機的小說,那真是糟踐了這本經典名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