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关于社保的谣言,千万别信!权威机构已经辟谣!

今天我们来说说关于社保的几大谣言,为什么要聊这个话题呢?

因为的确有用啊,辨别谣言,不造谣,不传谣,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好好享受社保给我们带来的各种保障。

谣言一:某些个人声称可以办理社保卡。

其实,根据相关规定,我们可以通过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网点或者网上服务平台申领社会保障卡,也可以通过用人单位,就读学校以及人社部门委托的社会保障卡服务银行等其他机构代为申领。

所以,大家不要轻信个人"有办法"能办社保卡的谎言,社保卡遗失后,一定要及时去正规机构补办新卡。

这些关于社保的谣言,千万别信!权威机构已经辟谣!

谣言二:去医院看病前一定要到社区医院转一下,否则不报销。

这个谣言很多老年朋友都信了,因为老年人都比较过日子,一听不报销,就不敢去医院看病了,但实际上,参保职工和居民在本统筹区内按照相关政策,可以选择多家定点医疗机构作为首次就诊的医院,

注意,一定是社保的定点医疗机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些社区医院并不是定点医疗机构,即使去了,也是不会报销的。所以,如果看病,一定要去正规医院,以免延误了病情。

另外,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如果参保人员需要转到本市行政区域以外就医的,就必须由具有转院资质的定点医院出具转院证明,然后到社保中心备案后,即可正常报销。

这些关于社保的谣言,千万别信!权威机构已经辟谣!

谣言三:医保局规定住院不能超过一定的天数,必须先出院,过几天再办住院。

有的老人刚住院,没几天就办理了出院,然后没几天又去住院,来回折腾,这也是谣言惹的祸,目前的医保政策从未规定参保人的住院天数,是否出院,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是否达到了出院标准和医院能否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来决定。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对达不到出院标准的病人要求出院,所以,如果生病了,一定要等康复了再出院,不要轻信谣言。

谣言四:住院费用不能超过若干金额,超过部分自己支付。

最近,有朋友问我,听说,住院费太高就不给报销了,是这样吗?

不是的,医保政策从未规定每一位参保人员住院费用限额,只要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医疗费用都是可以按规定报销的。医疗机构以超过医保限额为由单独收取参保人的医疗费用是损害参保人利益的严重行为。参保人可以向医保机构和医疗管理部门反映,这些部门将积极维护参保人的合法利益。

谣言五: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就不用缴纳了。

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只是职工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申请退休的一个基本条件,并不表示缴费满15年后就可以不用继续缴纳了,实际来说,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多;额缴费,缴费水平越高,养老金越多;退休年龄越晚,个人账户计发月数越小,养老金越多。

谣言六:职工养老金计算有档次之分。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高低与本人缴纳社保年限的长短、缴费水平、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直接挂钩,职工养老金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可以说,企业职工退休后的养老水平是"千人千面",并没有任何固定的档次高低之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