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每隔四年,

几十亿人都为之瞩目的世界杯,

让人们忘掉生活中的烦恼、痛苦,

尽情享受足球带来的欢乐。

——央视足球解说员

世界杯已经落幕。

一个轮回结束了!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01-

轮转不息

足球是一个圆。

轮回是一个圈。

相隔20年,又是一个轮回,

法国队再次夺冠,

整个法兰西成了欢乐的海洋。

而一路奋战的克罗地亚队也开创了历史,

赢得了世界的掌声和尊重!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决赛中的姆巴佩表现依然耀眼,

十九岁的他已经开启了自己的足球新王朝。

姆巴佩初见偶像亨利的时候,

还是个几岁的孩子。

在这次世界杯上,

看台上的亨利用深情的眼神,

凝望着他,

现在的姆巴佩就是自己年轻时的模样。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可能再过20年后,

那时的姆巴佩,

也会坐在亨利的位置上,

深情的凝望着另一个少年。

没有人能永居巅峰,

足球的命运之轮,

始终流转在一个又一个的圆圈里,

角色在轮转,新旧在轮转,

输赢在轮转,苦乐也在轮转。

月称菩萨《入中论》云:

轮回,“如水车转无自在”。

身在轮回中,

始终像水车一样不由自主,

周而复始,

随业流转不息,

被那个无形的圆圈所束缚。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02-

无常游戏

佛教中所说的“苦”,主要是指无常。

任何美好的事物都难逃这个命运,

这就不是苦吗?

——索达吉堪布

《天下足球》节目,

有一句非常精彩的解说词:

看足球,

看的就是人生的变幻无常。

青春苦短,不过几届世界杯。

就像刚刚上场还没缓过神,

岁月已经轻松地把你过掉,

离你远去,

再也不回来。

半决赛英格兰对阵克罗地亚,

英格兰开局大胜,气势如虹。

英格兰的球迷把啤酒疯狂地洒向天空。

然而到了加时赛,克罗地亚打入了决胜一球,

英格兰人的心情一下子跌入谷底,

球迷哭成一团。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最后的胜利属于克罗地亚人。

一线天堂,一线地狱。

狂喜和悲泣,

离得这么近,变得这么快!

就像解说员所说的那样:

痛苦总是守在欢乐的身边。

没有比球场上更无常的了。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不过,

伴随着那一声终场的哨声,

所有的悲欢、荣辱、胜负已经翻篇,

成为过去。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03-

缺憾世界

有句话说,

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对于足球而言,

没有为足球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足球。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

佛经里称为“娑婆世界”,

意为需要忍耐的缺憾世界。

足球的魅力就在于缺憾。

精彩绝伦,又稍纵即逝,

瞬息万变,又难以捉摸。

让人疯狂,又让人崩溃。

然而这些缺憾和不完美反而让人更加执迷,

对足球有更多的幻想和期待,

下一个球星,

下一场比赛,

下一届世界杯。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上帝之子”卡卡的迷人笑容,永远定格在球迷的记忆里。

而这种缺憾就是无处不在的痛苦,

这样的痛苦,就是轮回的底色。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2013年5月20日,贝克汉姆在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球赛结束后泪如雨下。

灯光璀璨的绿茵场上,

流过多少英雄泪,

而热爱他们的球迷们,

泪水也足以化成河。

每个球员的职业生涯都是非常有限,

而整个职业生涯又饱受伤病的困扰。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2016年,欧洲杯决赛,C罗膝盖受伤被抬下场。

当球员宣布退役的时候,

往往也是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从此诀别心爱的球场,

总是充满难掩的哀伤。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2011年,罗纳尔多宣布正式退役。

他说:我希望能继续下去,

却已经力不从心.....

每天像个孩子一样哭泣.....

我终于体会到了离别的滋味.....

王尔德说过一句名言:

“生活中只有两种悲剧:

一种是没得到我们想要的,

另外一种是,

得到了我们想要的。 ”

得不到是一种悲剧,

得到了,

内心却依然没有满足,

因为心里还会有新的期望。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青年时期的贝利和姆巴佩

有人问球王贝利对自己哪个进球最满意,

贝利总说:“下一个。”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C罗荣获FIFA2017年度“世界足球先生”大奖。

即使是世界足坛的超级赢家C罗和梅西,

获得的冠军奖杯一大堆,

每人都五次加冕“世界足球先生”。

但是,

这次依然抱着巨大的遗憾离开俄罗斯。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比赛结束后,梅西在球场里依依不舍地停留了两分钟。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想得却不可得,

你奈人生何!

梅西对大力神杯的执念,

球迷看了也为之心碎。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什么时候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和自由?

如果没有一颗圆满的内心,

只要身在这个缺憾充满的轮回中,

就永远都找不到答案。

-04-

贪玩的小孩

人生是一次博弈,较劲你就输了;

人生是一场游戏,当真你就出局了。

——索达吉堪布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年少的小孩会被种种玩具所吸引,

而成人世界里执迷的足球,

这个玩具要更诱惑,

更炫目,更刺激。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才华横溢的小罗,

曾经是球场上最亮眼的精灵,

只是可惜巅峰时间太短,

他把大量的时间和生命消耗在另一个玩具上,

—夜店里的美女。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不可一世的球王马拉多纳,

辉煌的职业生涯被毒品所摧毁,

他说过,

如果没有毒品,

我就是世界上那个最伟大的运动员。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这位可爱的巴西老球迷费尔南德斯,

2014年世界杯,巴西队惨败,

他抱着奖杯哭得像一个孩子。

2015年,他患癌症去世。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

已不知他魂归何处。

我们就这样被一个个玩具吸引着,

不知厌倦,

直到有一天筋疲力尽,生命枯萎,

却依然感觉没有玩够。

《金刚经》云: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轮回是一场幻化游舞的游戏。

如果我们没有看到轮回的种种过患,

把虚假当成了真实,

把短暂当成了永恒,

内心就始终被种种幻相所诱惑、

束缚、困扰,

内心的空虚始终无法满足,

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夺冠后的法国乐极生悲,

人们的纵情狂欢演变成了暴力骚乱,

致使两名球迷丧生,

政府不得不出动防暴警察和高压水枪驱散人群。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亚军克罗地亚队,

在辉煌的战绩背后,

是一段被战火和苦难填满的血泪史诗。

足球像极了这个苦多乐少的人生。

忧郁王子——巴伯特巴乔,

经历了人生太多的起伏悲欢,

他深爱着足球,

也曾深深地被足球所伤。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1994年的世界杯决赛,他忧伤的背影已经成为一首史诗,让人不忍再提。

早在1988年,巴乔就皈依了佛门。

每天打坐念经2个小时,

26年从未间断。

他说:

“佛教让你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人生就是苦谛。

我身上伤病很多,

很容易产生停止踢球的念头。

但后来我明白了,生活就是挑战,

佛教则教我不断地挑战。”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巴乔手不离佛珠,在佛教中心现场与近千名学佛者虔诚合十。

巴乔认为如果没有佛教或许还在跟父亲打铁,

或者沉迷于吸毒等恶习中,

“佛教让我寻求觉悟,给我力量,

帮助我避免迷失。”

据澎湃新闻报道,2014年10月,

巴乔在意大利米兰建立了一座欧洲最大的佛教中心。

当磨难转化为成长的力量,

他不再是忧郁王子,

而是幸运之子。

他已经走上了一条通往觉悟的回家之路。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这一届的世界杯结束了,

四年后的卡塔尔又将开始。

贪玩的小孩千万别忘记,

母亲在家里沏好了奶茶,

翘首以盼地等着我们,

早点回家。

高人解读世界杯,一场轮回的落幕:梅西c罗姆巴佩,再见

儒释道教育名言

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所作如犯,则自悔过.去恶就善,朝闻夕改.《无量寿经》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 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师弟子义,义感自然,当相讯厚,视彼如己……师当如师,弟子当如弟子。勿相诽谤,含毒致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孝事父母,敬顺师长。《长阿含经》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道德经》

若不计寒暑,朝夕勤修务,事业无不成。(《长阿含经》卷十三)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道德经》

我不求王位,不求世财宝,心怀无上愿,愿成二足尊。 《僧伽吒经》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朱子家训》

一切善法以不放逸为根本。(《杂阿含经》)

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奉父母。云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善生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