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快把我哥帶走》中的兄妹關係接近現實嗎?

cheng149304836


您好,我是娛樂號博主:大風倉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

碼字不易,大家記得給個贊,耶!

有文藝評論認為,福克納之所以愛在自己的小說裡描寫兄妹關係,是因為他在現實生活裡少一個妹妹。那麼硬糖君要說,看完《快把我哥帶走》,十有八九要發出這樣的吶喊:國家欠我一個哥哥(妹妹)!

自二胎政策放開後,影視作品對其討論就不絕於耳,總歸是偏向於現實的一面。關於兄弟姐妹,我們見過《金婚》、《父母愛情》裡的70後兄妹;也有《老孃舅》、《誰在說》這類調解節目裡的爭產家族;而頂著這麼個中二名字,漫改劇《快把我哥帶走》初次以真人影視形式展現00後兄妹的互懟日常,與此前火爆的日劇《哥哥太愛我了怎麼辦》真是相映成趣。

根據幽靈姐妹同名國漫改編的《快把我哥帶走》,由企鵝影視與中匯影視聯合出品,曾舜晞、孫千、呂小雨等主演。講的是哥哥與妹妹天天吵架,妹妹有過肩摔的本領,每次都把哥哥摔倒在地。其人設討喜之處在於,它改變了傳統兄妹的人設,拳皇妹妹與不靠譜哥哥經常廝打在一起,相互厭煩又彼此依靠。

80後想生二胎,90後禿在沙灘,00後已經成年。當《快把我哥帶走》中的時分、時秒兄妹把我們帶入00後的校園生活,戀愛不是重點,成長才是主題。身為獨生子女的硬糖君撲通著一顆少女心只想說:快把我哥帶來!

00後青春日常

關於00後的劇集,總是很容易讓我們第一眼注意到00後與前輩們的不同: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愛好、不同的價值觀。但《快把我哥帶走》更打動硬糖君的其實是那種校園生活的共性:兄妹之間總是嬉笑打鬧,每個女生都想做校花的閨蜜,老師總說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優等生總是對差生進行“階級”鄙視。

青春的小心思小困擾小成長,每一代人都是相似,都可共鳴。只是00後的思考和表達方式更加二次元,因此也讓劇集更加爆笑和無厘頭。

時分(曾舜晞飾)和時秒(孫千飾)這對兄妹的樑子是從十五年前時秒出生結下的:從小時分就偷時秒的奶瓶喝。這種“生存式掠奪”,發展到後來,妹妹甚至會為了一根烤腸而在公共場合暴揍哥哥。

為了和哥哥劃清界限,展開全新的高中生活,剛開學的時秒十分害怕她和哥哥的兄妹關係曝光。在她的潛意識中,時分學習成績差,校園劣跡多,不求上進。如果被同學知道了他們的兄妹關係,會很沒面子。

但其實在哥哥時分的心裡,很重視自己的妹妹。看到妹妹為了買髮夾而節衣縮食,會關心的問“這個髮夾有什麼好?”;為了給妹妹買新英語書,偷偷用自己飯卡里的錢。他暗地裡不遺餘力的保護妹妹,面子上卻始終要唱對臺戲,歡喜冤家的設定既搞笑又讓人倍覺溫馨。

除了兄妹情,青春期的成長煩惱也被刻畫的入木三分。初入校園的時秒,在陌生環境中想得到同學認可,跟所有青春期小少女一樣,她本以為能跟人美成績好的白富美做閨蜜,就能成為同樣優秀的人。但隨著時間推移,時秒才意識到真正的友誼從來不靠阿諛和攀附。傷心之時,苗妙妙主動掏出自己所有的零食。兩人一起分享零食,也結下校園生活裡最單純的閨蜜友誼。

太多青春劇把重點放在了談戀愛,《快把我哥帶走》卻重點講述了交朋友。說真的,這才是中學生活的本來面目啊,為了“我想和你做朋友”或“再也不和你做朋友”而輾轉反側。

當嚮往普通校園生活的富家子萬歲遭遇同學孤立時,差等生兄弟團時分和甄開心勇敢的站出來圍護他的尊嚴。三個少年在煎餅攤前吶喊和擁抱,這便是典型的中學男生友誼。

男生看見美女會啃手指、甄開心給時秒在食堂打肉來撩妹、女生給喜歡的男同學送零食和藉故討論習題、歇斯底里的教導主任和溫婉的校醫姐姐,《快把我哥帶走》用00後的人物群像為我們重建了記憶中的青蔥歲月,連人設都讓人照見自我,似曾相識:

每個班上,必有一個班花被眾星拱月,必有一個學霸佔領鄙視鏈的頂端,總有一個人緣很好的胖子,加上三五個差生活躍班級氣氛。

00後有啥不一樣,其實都一樣。每代人的校園生活本是不同,但因為抓住了青春的共性,《快把我哥帶走》讓每個人看到自己的故事,引發一擊即中的共鳴。

漫畫還能這麼改

長期以來,漫改的真人影視作品總是在“中二”和“寫實”之間遊移不定,導致最後劇集品相不倫不類。漫粉覺得不夠飄,影視觀眾覺得太失真。

《快把我哥帶走》對原漫的改編是典型“內涵復刻式”的。籃球隊長甄開心足夠中二和呆萌,但中學課堂的後排,確實常常坐著這樣的人物;小神童萬幸智商爆表,但學霸本就是這麼不可理解的生物啊;至於劇中活潑的打鬥動作,雖然違背牛頓力學,卻剛好撩起笑點;就連時分也是有“真呆毛”的;配合漫畫式的剪輯風格和原漫畫面的插入,達到漫影不分,融為一體的“精氣神”。

每當有忍俊不禁的情節出現時,《少先隊隊歌》的旋律甚至會讓硬糖君不自覺哼唱。正經的旋律搭配不正經的角色行為,反差的喜劇感十分貼近條漫的段子密度。

每集末尾的彩蛋也堪稱腦洞清奇,這不但是同類劇中獨具特色的創新形式,而且帶給了觀眾更多好玩得驚喜:原來妙妙和時秒交朋友是抽籤決定的、校園一哥“程昊男”要叫呆萌的苗妙妙一聲姨、萬幸最終沒能抵住誘惑“下凡”吃了食堂的午餐……

特別是想體驗普通中學生活的萬歲,內心的OS之多,堪稱全劇之最。由於之前的友誼和愛情,都是別人因為自家權勢和財富而做出的表面功夫,萬歲在普通中學的每一天都有無數小發現。

而每當有心得,劇集畫面就會鋪開一本書,記錄下萬歲的小常識:“在普通中學大家覺得考試最重要”、“沒喝過速溶咖啡竟然如此美妙”、“好兄弟就是要為哥們兒頂包才夠義氣”。看似平凡的校園生活,對於萬歲卻是處處有驚喜。搭配小常識的畫面,實現了二次元的自然跨越和過渡。

每一集的結尾,甚至還有劇中人物的畫外音總結,連續的劇情也有了漫畫的單元感。在第四集結尾,萬歲就曾感嘆:

“我們會在意根本不重要的事情,會犯下難以修正的錯誤,會承擔難以承受的痛苦。但是傷口總會癒合,別人的錯誤,我們甚至會主動原諒。總有一天,我們不再對別人刻薄,也不再對自己苛刻。不知道為什麼,最先懂這個道理的人,卻往往是看上去最笨的人。”

咳咳,確實是硬糖君中學時會深沉思考後鄭重其事寫在日記本里的句子了。熱鬧的故事,暖心的總結。彷彿每一天的校園生活,都是人生寶貴的一課。每個個體的青春有他人參與,是冥冥中的一種幸運。

青春劇的第N條道路

青春劇究竟應該什麼樣?是80後的奮鬥在路上,還是90後的明媚又憂傷。隨著00後成為青春劇的表現對象和主流觀眾,全新的答案正在浮出水面。

二胎家庭變調了獨生子女的故事,成長的煩惱取代了早戀的憂傷,二次元化的寫實取代了詩化的造夢,而其背後的根本變化還是——將青春作為一種“當下現實”來書寫,突破了長久以來的“懷舊青春”範式。

數據顯示,《快把我哥帶走》的24歲以下受眾佔了近70%,17歲以下受眾比例高達33%。這些00後,他們就是在看自己當下的青春,是嬉笑怒罵中最普通也最精彩的校園生活:

踢壞廁所門是全校通報的大事;被時分套路的萬歲腦補了“透明人”的詛咒;時分和甄開心在萬歲屁股後塞一條衛生紙,卻被愛慕他的女生留下滿滿QQ號;在被老師批評的時候,時分和優樂心照不宣的“裝慘”,把老師感動得一塌糊塗。

相較於80後、90後,00後有把生活看得更“輕”的特質。“做人呢最重要是開心”,有趣、無厘頭、天馬行空、消解那些鄭重其事的大價值。但他們也有自己的責任和堅持:時分和父親看似生疏的父子關係,蘊藏無數反轉。主動照顧妹妹的時分,早早地肩負起了部分“父親”的責任。

漫改劇和青春劇都是這兩年的網劇熱門,聯合騰訊動漫的國漫資源,騰訊視頻和企鵝影視正在試圖將漫改和“當下青春”緊密結合,通過精準定位內容和受眾來突破漫改的次元壁問題,《全職高手》、《快把我哥帶走》、《限定24小時》等均帶有這種鮮明的二次元青春特色。

誰不想有個帥氣哥哥,每天在學校“罩著”自己?誰不想有個呆萌妹妹,每天有惡作劇的最佳對象?《快把我哥帶走》的新式甜寵風格,彷彿就是為了治癒獨生子女的心靈孤獨。每當硬糖君週四、週五晚在騰訊視頻圍觀兩集,靈魂深處就在發問——時分這種哥哥都是哪裡找的,國家包分配嗎?其實每個男生也都想有一個妹妹,就是我欺負她可以,別人欺負不行的那種。


大風倉


敢問哪個姑娘不羨慕小櫻有桃矢這樣的哥哥,長得又陽光帥氣,又十分有能力,嘴有碎又貧可是卻無時無刻不在保護著妹妹。

又或者是像江直樹一樣的哥哥,學習又好又是全校女生愛慕的對象,雖然外表冷冰冰的不是那麼平易近人,但是內心十分火熱可愛。

當然這些都只能是別人的哥哥,我們只有羨慕的份。

電視劇《快把我哥帶走》就完全不一樣了,這個哥哥雖然也具備了令人垂涎的顏值,但是完全沒有帶給觀眾一絲夢幻的感覺。

搶妹妹的烤腸吃,凌亂的頭髮,被妹妹狠狠過肩摔在地上,致力於依靠無時無刻耍賤來坑暴力妹妹。

這部劇本來就是由漫畫改編的,所以說難免為了戲劇性在其中加入一些誇張的戲劇成分。

誰說哥哥就一定要寵妹妹,這都是我們這些沒有哥哥的人的日常幻想,這麼多兄妹必然有更多的款式。

可能有像吐槽君中每天被吐槽的寵妹狂魔引起周遭人的不適,那也必定有以坑妹為樂趣的快樂男孩。

因為哥哥比較懶散又愛胡鬧,妹妹對於這樣基本沒正型的哥哥當然會用武力壓制了,雖然說兩個人平時都在打鬧的,那正是因為他們相愛啊,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選擇的是和彼此堅定的站在一起,這不正是相愛相殺的魅力嘛。

在你看來哥哥對妹妹的過分寵愛只不過是做哥哥的責任感罷了,在這樣沒有父母庇佑的情況下,作為哥哥的長輩是一定要敏感心細照顧自己的妹妹的。

而兩人打打鬧鬧個不停,也是作為一劑快樂來調劑生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