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學歷不值錢,但學區房「狠」值錢

這個時代學歷不值錢,但學區房“狠”值錢

之前有段子把這個題目當個笑話,可是在我看來,這是一個令人悲傷的話題。我想花點時間徹底把這個問題的本質說透徹,毫不抖機靈。

“學歷”和“學區房”作為兩個變量,循環套,看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般糾結。但是如果引入第三個變量,關係一下子就明晰了——第三個變量就是:資本。

學歷,和 資本 比,誰值錢?考慮到 資本 的定義就是“一大筆可以生錢的錢”,那肯定是資本"值錢"。學歷是什麼,是勞動力質量的指標——名牌學歷,往往(不絕對)意味著作為勞動力,效率和產出能力比較高。

你讓勞動力去對抗資本,誰贏誰輸一目瞭然:資本本身就是很多勞動力的凝結——錢就是一般等價物,是凝結的無差別的勞動。你工作開價1小時200元,那麼2000元摔在桌子上就是可以頂你幹10小時。你得先把勞動力變成資本(努力工作、攢錢、投資),才有可比性。

我們把人分成四類:

第一類:個人沒學歷、家裡沒資本。

第二類:個人有學歷、家裡沒資本。

第三類:個人沒學歷、家裡有資本。

第四類:個人有學歷、家裡有資本。

誰厲害?4>3>2>1,這把應該沒什麼爭議了,我想。

為什麼學區房值錢?因為 第三類人,正在 搶奪 第二類人的資源,讓自己的下一代成為第四類。在搶奪過程中,競相出價,把學區房的價格叫上去了。第三類人,正在通過競價學區房,將第二類人的下一代擠到第一類去。

為什麼總糾纏“既然清華北大畢業的買不起學區房,還買學區房考清華北大幹啥?”注意這句話沒有主語,逗號以後,隱藏了更換省略的主語。前半句特指的清華北大生,是第二類呀,苦戰不支,扛不過後半句要買學區房、劍指清北的第三、四類。學區房買不起,以後他們的孩子基本上就奔著第一類去了,而不是第四類。

久而久之,幾代人後,最後絕大多數人就分為兩類人了:第一類;第四類。

英國BBC在1963年開始追蹤拍攝一群倫敦7歲的來自不同階層背景的孩子,從貴族學校到福利院,篩選了不到20人。每隔7年拍攝一次,我一直從7歲、14歲...看到56歲。此處不展開,我只想說最後的感悟:

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太重要了。富人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遠遠大於窮人。

中國70年代之前,人人都一無所有,天然平等,高等教育資源的分配,靠的是公平的高考——稀有的寶貴資源按個人稟賦分配:誰的分數高,誰上大學,接下來分配好工作,攫取優勢社會資源——因此,中國社會才會生成持久不衰的“學歷崇拜”,因為教育這個變量太重要了。優質教育資源,世世代代總是稀缺的。可以說,優質教育資源,是全世界最競相爭奪的資源,怎麼分配,直接關係階層流動。

回顧過去,高考是高度計劃體制保留的產物:無論考試結果、考生實際水平如何,錄取名額考前就精確分配,例如北京分150個名額,安徽分18個名額,考完排分,排不上就沒用,北京的第150名和安徽的19名之間沒有可比性。

目前的資源分配過程中,基本排除了所有資本的因素——比如復旦大學一年收3000名本科生本科的學費一學年只有5500元人民幣(公立研究生免費),能出得起5500元一年的人,太多了。假設有人說,只要復旦能降一分錄取我,我願意出100倍學費55萬,不好意思,沒用。

5500元一年放在美國簡直不可思議,要知道復旦一年的總預算超過100億元(清華216億),假設其中僅僅30%即30億由2萬在校生負擔,大概每人每年也需付15萬元,讀個本科60萬,那可能不少人就負擔不起了。

但是未來,不會再按這個邏輯分配高等教育資源了,就算繼續沿用高考形式,而不是“自主招生”,高考前的教育資源也不再是公平分配的了——看的是誰出得起這個價錢,比如,大學雖是公立的,但私立小學、初高中的教育質量,終究一定會超過公立(建更新更好的校舍設施,3-5倍的價格去挖校長名師,彙集各路精英的孩子為生源)。

哪怕公立教育資源分配過程看似公平,比如所謂大家一律“就近入學”,公平吧?那可以,我就近買房可以嗎?買下這個教育的機會。你出5萬一平,我出6萬可以嗎?通過這個方式,資本的公平,最終替代了個人天賦競爭的公平——價高者得,本來就是資本的邏輯,是對資本的保護。

所以在“學歷”和“學區房”兩者中間引入“資本”這個變量以後,你就明白,不是學歷和學區房誰值錢,而是勞動力和資本誰值錢;是上面說的,

第三類人想成為第四類,要把第二類人擠到第一類。一兩代人完全settle以後,社會就很平靜了——底層人士根本不再重視教育,也不想買學區房了,固化後,就沒有這種討論了。

我們只能抓緊分分秒秒讓勞動力資本化——中國的中產階級理應焦慮,他們的一切“資產”都沒法作為遺產繼承:智力、教育、工作經驗等等,那套可憐的房子還有負債,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通過競價學區房,試圖讓孩子能繼承自己的“學歷”。

所以這個段子一點也不好笑,在我看來很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