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木匠說:「凳不離三,牀不離七,桌不離九」,是啥意思

我國有著幾千年古老而悠久的歷史,許多光輝燦爛的文化都源自農村。在以前,農村木匠是一個讓人尊敬並且很吃香的職業,大到建蓋房子,小到做日常傢俱,都離不開木匠。

農村木匠說:“凳不離三,床不離七,桌不離九”,是啥意思

那你是否聽木匠說起:“凳不離三、床不離七、桌不離九”這句話,說的是啥意思呢?

凳不離三:

農村木匠說:“凳不離三,床不離七,桌不離九”,是啥意思

一般木匠打凳子時常用的高度為:一尺三寸、二尺三寸等,尺後面必須帶三寸。這樣高度的凳子坐起來比較舒服,另外,話中“三”與“山”是諧音,寓意坐凳子時坐得穩有靠山。

床不離七:

農村木匠說:“凳不離三,床不離七,桌不離九”,是啥意思

同樣,木匠在做木板床時,床的寬度尺寸為兩尺七寸、三尺七寸、四尺七寸等,尾數都要帶個七寸。因話中“七”與“妻”同音,寓意床不能少了妻子。

桌不離九:

農村木匠說:“凳不離三,床不離七,桌不離九”,是啥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木匠在做飯桌時,長寬高尺寸當中必須有“九”的尺寸存在,因話中“九”與“酒”同音,寓意餐餐有酒有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