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璉如果有兒子,那麼乾隆會將皇位傳於永璉的兒子嗎?爲什麼?

馬虎的立夏炎


我認為可能性相當大,當然前提條件是這個兒子必須是永璉的嫡長子。有三點理由。一,清朝皇帝對立嫡的執念;二,乾隆對皇后赫舍里氏的深愛;三,年齡合適;四,乾隆一生學習的康熙也極有可能曾動過傳嫡孫的想法。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劇照)

永璉是乾隆次子,也是其與其最愛的第一任皇后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的嫡長子,其名為雍正親取。乾隆元年,即位不久的新君就把永璉的名字寫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面的傳位秘詔中,那時永璉才六歲,而乾隆本人也不過二十六歲,便早早決定好了繼承人,足見對永璉的看重。永璉九歲即早逝,乾隆悲痛萬分,贈端慧太子,超規格厚葬,永璉的寢園也是清朝唯一的皇太子陵園。甚至在退位前立後來的嘉慶帝永琰為太子時,還讓永琰叩拜端慧太子永璉靈位。

那就來說說,為什麼如果永璉盛年而逝,留有子嗣,乾隆會傳位其子。

(藏著即位遺詔的正大光明匾)

第一,清朝皇帝對立嫡有執念。清朝入關後的皇帝,順治沒有嫡子;康熙在原配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難產而死後,很快就立了年僅一歲的嫡子胤礽為太子,此後廢而復立,無論胤礽多讓他不滿都不忍心拋棄;雍正沒有嫡子;乾隆一即位就決定立永璉為即位之君,永璉死後又對皇后富察氏的另一個兒子永琮寄予厚望;嘉慶最終傳位嫡長子綿寧;道光在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中權衡再三還是立了符合“嫡子”標準的奕詝;咸豐無嫡子;同治、光緒無子。由此可見,除了真的沒有嫡子的幾位,都寄希望於嫡子即位,雖然多有不能如願,但這延續下來的執念可見一斑。如果在沒有嫡子的情況下,立嫡孫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立嫡,退而求其次也是可以考慮的。

(孝賢純皇后)

二,乾隆對孝賢純皇后的深愛。孝賢純皇后是乾隆的原配皇后,出身滿洲貴族富察氏,名臣輩出,包括康熙早年重臣米思翰,歷相康雍乾三朝的元老馬齊,以及後來屢建奇功的傅恆、福康安父子。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是雍正親自看中為皇四子弘曆選為皇子妃,之後逐步晉升寶親王福晉,並在乾隆即位後成為皇后。乾陵與其十分恩愛“每加敬服,鍾愛異常”。多次作詩給富察氏。永璉死後,乾隆也絲毫沒有考慮將皇位傳給其他皇子,而是寄希望於同樣是富察氏所生的皇七子永琮。而永琮不滿兩歲就早夭,又破例給了永琮“悼敏皇子”諡號(通常未成年皇子沒有諡號)。永琮死後,富察氏悲痛欲絕,不久也亡故。乾隆哀痛不已,用超規格的儀典,親自祭奠,每每痛苦欲絕。更重要的是,乾隆甚至因為富察氏的死性情大變,嚴懲了很多在喪期“不敬”的官員,甚至直接痛斥自己皇長子永璜、皇三子永璋,剝奪他們繼承大位的權利,引得朝野震動。

也是因為乾隆對富察皇后的深愛,使乾隆朝最尊貴的異姓大臣就是富察氏的弟弟傅恆和其子福康安,甚至他們父子都獲得了郡王爵位。正是對富察皇后的鐘愛,讓乾隆對永璉、永琮兩個皇子高看一眼。此外其他皇子在富察皇后去世前都完全不在乾隆選擇範圍內。而同樣的,愛屋及烏,一旦永璉、永琮不在了,如果永璉還有後代,乾隆對他的喜愛也一定超過其他皇子皇孫,因為只有永璉的後代才有富察氏的血脈。

(嘉慶皇帝)

三,年齡正好。乾陵去世時八十九歲,即位的皇十五子永琰比乾隆小五十歲,當時也是三十九歲了,屬於年富力強。但是,所謂國賴長君,在清朝那個講究中老年治國的時代,如果更年長一些反而更有優勢。觀永璉,僅比乾隆小二十歲,如果按照這個趨勢,永璉的嫡長子也不會太小,可能也比永璉小二十歲左右,也就是說,在乾隆去世時,永璉的嫡長子可能是四十九歲左右,這種年紀,足夠沉穩,如果加上乾隆悉心培養,對朝局的把握也必不弱於嘉慶。

(弘皙劇照)

四,康熙極有可能也曾動心傳位嫡孫。我們知道,乾隆一生都效仿祖父康熙,連在位時間都不敢超過,自然對祖父的行為多有關注。乾隆即位後,對父親雍正圈禁奪爵的叔伯們及其後代幾乎都赦免平反了,唯獨一人,卻慘遭打壓,那就是胤礽之子理親王弘皙。弘皙是廢太子胤礽長子,從小深受祖父康熙喜愛,養在身邊,比乾隆自己標榜的受祖父寵愛更甚。而乾隆的父親雍正也待弘皙不薄,在即位後就晉封其理郡王,後來又晉封理親王。因此素有傳聞,說康熙原本有意讓弘皙即位,而後來改變了主意,甚至說是雍正搶登皇位等。具體真相不得而知,但有一點肯定,乾隆特別防範這個堂兄。在給叔伯兄弟們平反的時候,唯獨對弘皙痛下狠手,以“心懷異志”為由將其圈禁,奪爵,改名“四十六”,剝奪宗籍。手段狠辣前所未見。如果說不是因為祖父真的曾經屬意於他,很難想象什麼讓乾隆對弘皙如此仇視。所以說,無論康熙是否真的曾經希望弘皙即位,至少在乾隆看來,皇孫即位是有可能性的。

綜上四點,如果永璉有個兒子活著,並且是嫡長子的話,乾隆完全有可能將皇位傳給這個孩子。


伊耆角木


謝邀。你還別說,以乾隆時常不走尋常路的畫風來看,這種可能性極高,歷史上也有此先例,明太祖朱元璋不就是這麼幹的麼?



愛新覺羅·永璉是乾隆的次子,生於雍正八年(1730年),生母是後來深得乾隆寵愛的孝賢純皇后。永璉這個名字是雍正親自起的,意指將來繼承皇位,滿清的前四位皇帝均為庶出,沒有一個是皇后所生,乾隆打算從自己的兒子開始,由嫡出皇子日後榮登大寶。再加上永璉聰明貴重,器宇不凡,所以1736年乾隆一即位,就秘密冊立永璉為皇太子。

誰知造化弄人,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永璉命中福薄,在被立為皇太子兩年多以後夭折,年僅9歲。假如永璉不是幼年早夭,而是壯年去世,並且生有兒子,乾隆極有可能將皇位傳於這個孫子。

永璉無疑是乾隆最寵愛的兒子。永璉死後,乾隆悲痛欲絕,初登大位的青年天子一連五日沒有上朝,賜永璉諡號為“端慧皇太子”,並將當初冊立永璉為皇太子的諭旨公之於眾:永璉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皇考命名,隱示承宗器之意。朕御極後,恪守成式,親書密旨,召諸大臣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榜後,是雖未冊立,已命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禮用皇太子儀注行。



乾隆不惜花費巨資為永璉建造太子園陵,從選址到建造一直親力親為,光前期的拆遷費就花了三千多兩白銀,因此永璉的太子寢陵是清朝所有皇子陵中建造最完善,規格最高的。這還不夠,乾隆在對永璉的祭祀上讓其享有帝后陵才有的最高待遇。

更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永琰(即嘉慶帝)後來被立為太子之時,乾隆以“端慧皇太子先曾密立。已有名分,非因以弟拜兄”為由,命其向端慧太子行叩拜之禮,之後載其儀入會典。估計嘉慶要鬱悶死了,皇阿瑪呀,你就不能把對永璉的愛分一點給我麼?此時乾隆一定會說,你小子知足吧,皇位到手了,若永璉健在,哪能輪到你小子?!

樁樁件件表明,乾隆對永璉的寵愛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如果永璉有一個兒子,那麼乾隆一定會把這份愛延續到到孫子的身上,甚至包括皇位的傳承。




乾隆是歷史上最長壽的帝王,活了89歲,生生熬死了很多兒子。所以,對於大清的皇位繼承人,乾隆手中的可選項並不是很多,滿打滿算也就四五個人選。其實他們都不是乾隆心中最理想的接班人,但沒辦法,畢竟資源有限,矮子裡面選將軍,嘉慶還能靠點譜,湊合著過吧。

這時,如果永璉有個兒子,勢必將這幾個資歷平平的叔叔們給比下去。也許他本人也未必一定天資聰穎,但只要不是弱智白痴,在乾隆心中,他也一定比這幾個叔叔強。用甄嬛體的話術來說,一個人看另一個人順眼了,他的一舉一動在這個人的眼中都是極好的,反之亦然。

心若頑石,帶刀修行;無材補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嶽頑石,碼字不易,請關注我。


西嶽頑石


這個腦洞開的好啊,真的有這個如果的話,那乾隆就開心死了,終於可以邀到祖宗不能擁有的福分,就是把皇位傳給嫡系子孫。

【永璉劇照】

清國皇帝從康熙到乾隆,都希望能夠像漢人政權那樣,把皇位傳給嫡子,因此,康熙才對嫡子胤礽兩立兩廢,終於死心,失去立嫡的希望,而胤礽根本沒有嫡子。

雍正就更不用說了,他就那一個嫡子還早早的夭折,嫡系也是絕嗣的。

乾隆比父祖強點,擁有兩個嫡子,就是二阿哥永璉和七阿哥永琮,乾隆曾經把永璉秘密立儲,內定為皇太子,但是很不幸,永璉九歲的時候就夭折。當乾隆和富察皇后從悲痛中走出來後,終於又生下了七阿哥永琮,這個更不幸,還沒等乾隆有所表示,這娃二歲就夭折了,比他哥更沒福氣。



[乾隆劇照]

而連喪二子,富察皇后的身體也垮了,已經不可能再生出嫡子,

因此,乾隆在處理永琮喪事時悲傷的說:

“復念朕即位以來,敬天勤民,心殷繼述,未敢稍有得罪天地祖宗,而嫡嗣再殤。推求其故,得非本朝自世祖章皇帝以至朕躬,皆未有以元后正嫡紹承大統者,豈心有所不願,亦遭遇使然而,似此竟成家法,乃朕立意私慶,必欲以嫡子承統,行先人所未曾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獲之福,此乃朕過耶。此朕悲悼之餘,尋思所及,一併諭王大臣等知之。”

[富察皇后劇照]



好了,回到這個腦洞題目,如果永璉健康的成年了,還生育了嫡子,然後壯年的永璉死了,乾隆會不會把皇位傳給永璉的嫡子。

某認為,乾隆會把皇位傳給嫡孫,還是禪讓給嫡孫,為什麼啊?因為乾隆帝對傳位給嫡系的執念很深,他是公認的有福氣之人,高壽,在位長久,生逢盛世,如果在心願得逞豈不是福氣更大。

如果永璉有嫡子,自然是當繼承人一樣的悉心培養,也不用在剩下那幾個歪瓜裂棗兒子裡挑將軍了。

因此,照乾隆的性格,必然是力求完美的,所以,如果永璉給他留有嫡孫,他必然會傳位給嫡孫,來完成以元后正嫡紹承大統這個幾代皇帝的心願的。

就是這樣。

請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覺得寫的還行的就賞個關注,點個贊!謝謝!


猴格大人


我覺得玄。因為乾隆曾經表態,不學朱元璋,傳位給孫子造成叔侄之爭。

作為旁觀者我覺得這很不科學,大清又沒有分封諸王,而且按乾隆的玩法,很可能大孫子比小兒子年紀還大(綿恩比嘉慶帝大很多了),就算朱棣重生,也沒有起兵奪位的土壤。

但畢竟乾隆是當事人,我無力說服他。

大概除非兒子死完了他才會考慮從孫子中選繼承人吧,如果這樣,嫡孫當然是最有希望的。


我不是Henry


永璉是乾隆皇帝的第二個兒子,因為是嫡生所以也是嫡長子,回想下清朝前四個皇帝都不是嫡生而是由妃子所生,所以從永璉一出生,作為爺爺雍正是極其高興的,主動要求給他取名字,永璉!乾隆一看,父親這取名寓意深重,當即就明白了雍正的意思,其實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永璉也確實爭氣,不僅長的俊秀挺拔,而且氣質很好又聰明活潑,據說乾隆私下立早已經立他為太子,可是沒過兩年,永璉竟然身患寒疾早逝了,乾隆悲痛欲絕,贈給永璉的諡號為“端慧皇太子”,去世時才九歲。

像題主所問的那樣也並非沒有可能,但是得看永璉的兒子是否爭氣,乾隆有17個兒子,看起來還可以,皇太子也有的選,可實際上17個兒子裡面有7個早夭,3個英年早逝,還有幾個過繼給了堂弟,再加上幾個不爭氣的還有不想當皇帝的,剩下的人裡面也都是資質比較平庸的,原本乾隆有個五阿哥永琪可以立,沒錯就是還珠格格里面的五阿哥,可是他26歲去世了,最後就給他的只有他最不喜歡的皇十二子,留給乾隆選擇的就只有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和永琰和皇十七子永璘4個兒子。這四人裡面除了永琰其他人都心不在焉,志不在此,所以最後選了永琰也就是嘉慶皇帝,嘉慶皇帝怎麼樣你們也有目共睹,一般般。


所以說如果永璉有兒子,乾隆很大程度上上會立他的兒子為太子,因為乾隆活的時間長,不會出現像朱元璋立孫子朱允炆一樣的問題,(最後被叔叔明成祖朱棣奪位),這樣可以平穩交接皇權,甚至還有時間幫永璉的兒子鞏固皇權,最後可以安心走,但是前提必須是永璉的兒子要優秀,至少要比乾隆的兒子們優秀。

(永琰—嘉慶皇帝)

但是歷史假設不了,實際上永璉去世後,乾隆還有個嫡子,也打算立他為太子,可同樣早夭了,造化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