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網際網路+農業」發展趨勢:農村電商快速發展 新業態蓬勃興起

7月2日,在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例行吹風會上,農業農村部發布數據稱:截至去年底,中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1.25萬億元人民幣,農村網店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800萬人。

2018“互聯網+農業”發展趨勢:農村電商快速發展 新業態蓬勃興起

作為“互聯網+農業”的代表,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2017年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已累計支持了756個縣,農產品電商正邁向3千億元大關。目前中國已有20.4萬個村建立了益農信息社,旨在提供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和培訓體驗等服務,打通城鄉數字鴻溝。據預計,未來兩三年80%以上的行政村都將建立益農信息社。

2018“互聯網+農業”發展趨勢:農村電商快速發展 新業態蓬勃興起

“互聯網+農業”發展趨勢:

(1)“互聯網+”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近年來,“互聯網+農業”政策不斷優化,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另外,28個省市出臺了“互聯網+”行動實施方案,都將農業作為重要內容。每年舉辦一次“互聯網+”現代農業活動或會議,特別是2017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在江蘇首次舉辦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今年11月中旬將在江蘇繼續舉辦“雙新雙創”博覽會。

(2)互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不斷深化,農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

近幾年,農業農村部組織了9個省,開展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發佈了426項節本增效農業物聯網產品技術和應用模式,去年啟動實施了數字農業建設試點,今年成功發射了首顆農業高分衛星。現代信息技術在輪作休耕監管、動植物疫病遠程治療、農機精準作業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

(3)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新業態蓬勃興起。

農業農村部在14個省市開展了農業電子商務試點,探索鮮活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休閒農業等電商模式,在428個國家級貧困縣開展電商精準扶貧試點。2017年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已累計支持了756個縣,農村網絡零售額達到1.25萬億元,農產品電商正邁向3000億元大關,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800萬人。

(4)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實施範圍擴大,農村信息綜合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在全面總結12316經驗做法和試點的基礎上,2017年開始在18個省市開展整省推進示範,已有20.4萬個村已經建立了益農信息社,佔全國行政村的1/3,為農民提供公益服務8250萬人次、便民服務2.9億人次。

(5)信息資源共享開放不斷深化,數據價值開始顯現。

目前,已建成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農獸藥基礎數據、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息直報等“四平臺”。組織21個省市開展8種農產品大數據試點。完善監測預警體系,每日發佈農產品批發價格指數,每月發佈19種農產品市場供需報告和5種產品供需平衡表,逐步實現用數據管理服務、引導產銷對接,連續5年舉辦農業展望大會併發布展望報告。

(6)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互聯網+農業”支撐條件明顯改善。

據數據統計,2017年年底,全國行政村通寬帶的比例達到了96%,每百戶農民手機擁有量超過300部。自2015年起連續三年開展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把智能手機打造成為農民的“新農具”。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農村電商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萬物生,本土長,健康食”,關注農特產品,支持農村電商,移步公眾號【土然商城】,瞭解健康資訊,享受更多優惠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