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老北京,豐臺,爲什麼叫「豐臺」?

對於北京的幾個區,東西城、朝陽、海淀我們很好理解,一是方位命名,朝陽是因為朝陽門;海淀是因為

早在400多年前的明代已是一片水草茂盛的沼澤之地,並有人定居,“澱”是指水聚積之處。以後這一帶逐漸形成集鎮,故名“海淀鎮”,1952年設區時因鎮而得名。

話說老北京,豐臺,為什麼叫“豐臺”?

那麼“豐臺”呢?

有人說跟“豐宜門”有關!

天輔六年(1122),金與北宋聯兵攻遼,金軍陷遼南京析津府(今北京),按原訂協議交歸宋朝,宋改名為燕山府。不久金兵又侵宋佔燕山府,改稱燕京,先後設置樞密院和行臺尚書省。金海陵王完顏亮天德三年(1151)四月,下詔自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南白城子)遷都燕京,削上京之號。任命尚書右丞張浩、燕京留守、大名尹盧彥倫等負責燕京城的擴建與宮室的營造。

金中都仿照北宋汴京之規制,在遼南京城基礎上擴建。中都城東南角,在今永定門火車站西的四路通;東北角在宣武門內翠花街;西北角在軍博南黃亭子;西南角在鳳凰嘴村。東城牆自四路通向北,穿過明清護城河,越過今陶然亭公園、黑窯廠、潘家河沿(今潘家衚衕)、虎坊橋西、梁家園,在北新華街西側與北牆相接,城牆上三門:施仁、宣曜、陽春。中都南城,西起鳳凰嘴,筆直向東,途經鵝房營、萬泉寺等地。南三門:端禮、豐宜、景風。有人考證,今天的右安門大街、牛街、長椿街至鬧市口一線,就是金中都時南北通衢。

金中都的中心是皇城,基址位於今天廣安門南濱河路一帶。東西窄,南北長,周圍3裡,共有城門四:東為宣華門、南宣陽門,西玉華門,北是拱辰門。皇城中有宮城,中心則是大安殿,為朝會慶典之所。其基址為今白紙坊立交橋北端之東,距原白紙坊百貨商場頗近。1993年建“西廂道路工程”時被發現。玉華門外是皇家園林同樂園,有魚藻池等名勝。魚藻池即太液池,遺址即解放後疏挖的青年湖,即今白紙坊立交橋西鴨子橋路西端。皇城外為都城,周圍36裡,共13個城門。如果按“面朝背市”的儀制,商業中心應在北面會城門、通玄門、崇智門、光泰門之內。很可能是會城門內天寧寺一帶。也有可能在金代漕運沿線一帶。

話說老北京,豐臺,為什麼叫“豐臺”?

那麼說今天的什麼位置呢?

豐宜門 應該接近於 豐益橋附近,鳳凰嘴村到萬泉公園這裡,接近三環了。

不過過去有人管 右安門 也叫 豐宜門,還有管 廣安門 叫彰儀門 的,其實不對。

彰儀門應該在馬連道北端灣子這附近,不過廣安門和彰儀門應該是相對的在一條線上,相距有2公里左右吧。 豐宜門與右安門並不是一條線上,只不過是差不多的附近而已。 還有人管 朝陽門 叫“齊化門”,也有人認為“奇貨可居”——叫他 奇貨門 。按五行八卦又叫“杜門”。

對於老北京的城門、城牆,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還是“耿耿於懷”。不過好像上年紀的人倒是很坦然。呵呵

存廢之爭

50年代初期,北京的城牆是保留還是毀滅的爭論結果永久地改變了古都北京的歷史風貌。

一種觀點斷定,城牆是古代防禦的工事,現今已完全失去了它應有的作用,並正在日益阻礙和限制著城市交通的發展。

(王軍按:看看過去的老照片,那城門破的啊,真的是危險建築了,要重修是不是真的有意義? 重修,就不是原來的老城門了,還是新的。今天看來50年代修的也比現在修的好,比如新永定門……這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吧。那麼在當時50年60年來說問題,真的有能力修復北京城嗎? 新修一座北京城有多大的歷史價值?——這是王軍今天看一些老照片後的觀點。)

話說老北京,豐臺,為什麼叫“豐臺”?

另一種觀點,則是專家學者的聲音。

著名建築專家梁思成和其學生羅哲文和留英建築專家陳佔祥提出了"梁陳方案"。該方案建議,在北京城西再建一座新城,而長安街就象是一根扁擔,挑起北京新舊二城,新城是現代中國的政治心臟,舊城則是古代中國的城市博物館。

話說老北京,豐臺,為什麼叫“豐臺”?

其實在清代這就是一個“老問題”了。

1900年6月16日義和團火燒正陽門外老德記洋藥房,火延正陽門外大片商鋪,正陽門箭樓及東、西荷包巷被焚。

1900年8月14日,同年八國聯軍炮火摧毀正陽門箭樓,城樓受損,

1900年9月27日,正陽門城樓,因隸屬英軍之印度兵在樓內燃火,被全部焚燬。

1901年崇文門甕城被拆除。

1902年11月26日,清政府修復正陽門城樓和箭樓,開工三年完工,於1906年5月竣工。

民國時期,主要出於便利交通的考慮,歷屆政府對北京的城牆,城樓作了一些拆改建。

1915年6月6日

,朱啟鈐手持銀鎬,刨下了改造正陽門城牆的第一鎬,拉開了正陽門改造的歷史帷幕。

1915年,因修環城鐵路,拆除了朝陽、德勝、東直、安定四門的甕城。正陽門的甕城也因妨礙交通被拆毀。

1915年為改善內、外城交通,政府委託德國人羅思凱格爾改建正陽門箭樓,添建水泥平座護欄和箭窗的弧形遮簷,月牆斷面增添西洋圖案花飾,

1916年竣工。改建後,正陽門甕城月牆及東西閘門被拆除。

1920年拆毀了宣武門的箭樓,

1921年拆毀了崇文門的箭樓,同年德勝門的城樓被拆毀。

1926年,北洋軍閥政府批准在宣武門與前門之間打了兩個洞,北京人稱之為和平門。

1927年東直門箭樓被拆除。

1935年阜城門箭樓被拆除。

日寇統治時期,曾在內城東西城牆與東、西長安街的延長線的交接點上各開了一個豁口,東單以東的名叫長安門,西單以西的叫啟明門

抗日戰爭勝利,北京光復之後,人們又將:

長安門改名為建國門,

啟明門改名為復興門

因為當時正是戰爭剛剛結束,百廢待興之際,復興、建國為當時的兩大任務。至於和平門的命名,大概與北京人反對軍閥混戰、渴望和平的心情有關。

和平門,建國門和復興門雖然與內城九門、外城七門同樣叫做“門”,但是這三門既沒有城樓、箭樓,也沒有甕城,只是在城牆上打了兩個門洞,以便上下行的車輛、行人通過。

1948年冬,北京城已經被人民解放軍圍得水洩不通,當時攻城部隊曾派一名幹部密訪建築學家梁思成,向他請教城裡有哪些著名建築和文物古蹟需要保護,以便攻城時避開。梁思成把北京重點文物的位置準確地標在了北平軍事地圖上,據說毛澤東曾要求攻城部隊注意保護古蹟,對照這幅地圖進行精確的攻擊練習。

1949年初,傅作義投誠,北京和平解放,北京城倖免於戰火的摧殘,得以完整地迎接新中國成立。

以後建設,大部分是蘇聯方面的意見。

這個時候與之對立的就是“梁陳方案”。

話說老北京,豐臺,為什麼叫“豐臺”?

用當時的情況想一下吧:

建新城,舊城就要大拆遷

在當時來說,做得到嗎?有錢嗎?

把老百姓全搬出去?

今天正在這麼做……北京都走了

好。我們再回到“豐臺”這個問題上

我們推測“豐臺”之名經歷了“遠風臺→風臺→豐臺”的演變過程

遠風臺在金中都時代的豐宜門西南四五里,大約相當於今玉泉營以西、鄭王墳到於家衚衕一帶。元初這裡已是一批志趣相投的士大夫在大都城外遊樂聚會的重要場所。

元代王惲作於至元十五年(1278年)四月的《遠風臺記》(《秋澗集》卷四十),敘述了它的來龍去脈。茲抄錄如下:

豐宜門外西南行四五里,有鄉曰宜遷。地偏而囂遠,土腴而氣淑。郊丘帶乎左,橫岡亙其前。中得井地三九之一,卜築耕稼,植花木,鑿池沼,覆蕢池傍,架屋臺上,隸其榜曰遠風,以為歲時賓客宴遊之所者,韓氏之昆仲也。至元戊寅百有六日,主人邀餘來登。顧瞻河山形勢,在北則近連圻甸,南則遠際河朔,東控海門碣石之雄,西眺太行桑乾之勝。千里一瞬,略無限隔。少頃,風翛翛然自太虛中來,浸淫乎蹊谷,盪漾乎林野。春和明霽,微埃不興。聲先乎群木之顛,氣鬱乎崇丘之外。然後度叢桂,入亭圃,轉蘭獵蕙,泛溢乎層棟軒楹之間。座客欣然,動蘭臺之興,暢方外之適,披襟當之曰:“信乎!滌煩臆,抒滯思,而其來之之遠也。”餘仰而思、俯而嘆曰:“子知風之來邈,未究夫臺之得斯名於士大夫間也。韓氏自鄅城府君以來,孫謀底法以燕翼子者,義則昭昭矣。通甫君美,遵誨承志,光大先業,歡然若父菑之敷播,曄然如棣華之相輝。溯流尋源,其遺風所從來遠矣。故賢士大夫莫不重其好賢樂善,登茲臺而願與之遊。由是而觀,慈祥豈弟之風,又賢於人遠甚。況茲墅也,出而入仕,蹞步於廟朝之上;退而隱處,偃薄于山林之下。將行義達道,存志俟時,無不安適。其清風穆如、流芳於後人者,又有遠而不可極之致。不然,天壤間林泉佳處,第欲暢幽情而滌煩慮,何所往而不可?”客曰:“嘻!有旨哉!今韓氏卜築之意,信得其趣,而吾子可謂發不言之秘,勉其所未然者焉。”既而囑予筆記之。因掇前言,俾刻諸臺上,以貽來者。至於風交平疇,良苗懷新,行之而喜者,茲植杖野人之事,故不復雲。後三日記。

韓氏遠風臺的主人是元朝初期的官員韓通甫、韓君美兄弟。王惲是當時的名臣,曾任監察御史等職,除了《遠風臺記》之外,他還有《寒食日韓氏南莊讌集詩》等涉及遠風臺的文字。朱昆田指出:“韓氏南莊即遠風臺”。《遠風臺記》首先介紹“遠風臺”的位置、來歷、地理形勢,繼而讚揚韓氏的家風與品德,闡發此臺以“遠風”為名的多重含義,最後交代了寫這篇文章的起因和用意。

他們的活動造成了“地以人傳”的效果,使這裡成為遠近聞名的觀景勝地與突出的地理標誌,從而為後來在附近形成的聚落提供了命名的參照物,奠定了地名產生的歷史地理基礎。語詞含義清新雋永的“遠風臺”一名,既受到士大夫階層的推崇,也在普通民眾之間流佈。這個名稱首先在口語傳播中逐漸從簡省略了形容詞“遠”,由“遠風臺”變成了“風臺”,隨後被某些文字記錄下來,就像明代北京郊區的“打靛廠”後來被省略為“靛廠”、民國地圖上的“小草橋”後來只稱“草橋”一樣。歷史上許多地方都有這樣的情形,李白《烏棲曲》說“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白居易《長洲苑》有“年深不辨娃宮處,夜夜蘇臺空月明”之句,裡面的“姑蘇臺”與“蘇臺”是同一座建築的兩個名稱,此類例證不勝枚舉。“遠風臺”簡化為“風臺”,迄今所見最早的文字記錄是元朝末年熊夢祥《析津志》。《日下舊聞考》卷九十引《析津志》說:“韓御史,先世禹城人,城南遠風臺為別墅,諸老有詩”。清末繆荃孫從《永樂大典》輯錄的《順天府志》卷十徵引《析津志》說:“韓御史,先世禹城人,因亂及此,城南風臺為之別墅,諸老有詩”。兩個版本略有差異但肯定都不是率意而為,相比而言,《永樂大典》抄本更像未經刪節、接近原始面貌的文字。這樣,我們可以斷定,至少在元朝末年,“遠風臺”已經在一定場合下簡化為“風臺”,為日後命名作為聚落的“豐臺”提供了直接的依據。“遠風臺”則作為一處古蹟,存在於文獻之中。

循著這個線索我們可以推測,可能在元末明初,主要存在於口語中的“風臺”,在被人們用文字記錄下來之時,已經迅速地被同音異寫為“豐臺”。這個名稱有期盼豐盈、豐收的意思,比“風臺”更符合公眾對嘉名的喜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