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歲院士夫人每天看雕像陪「已故愛人」, 忘了全世界也忘不了你

你見過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對於李仁恕而言,

愛周開達就是一直守望著他,

即使到他的生命結束,

也要每天去看一看他的雕像,

用自己的方式陪伴著他。

見像如面,五年如一1

周開達,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雜交水稻專家,也是四川農業大學的首個院士,2013 年周開達去世,2016 年四川農業大學在成都校區圖書館前豎立周開達院士雕像。

△周開達院士雕像

李仁恕走出院士樓,路過游泳池再拐個彎,面前就是丈夫周開達的雕像了。"每天我都要來看一看," 她一邊說,一邊摸了摸雕像下方的文字," 周開達,重慶江津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雜交水稻專家…… "即使沒有戴眼鏡,她仍可念出聲。

88歲院士夫人每天看雕像陪“已故愛人”, 忘了全世界也忘不了你

△李仁恕在丈夫周開達雕像前

時值黃桷蘭花開,李仁恕胸前也彆著三朵黃桷蘭,都是從院裡的黃桷蘭樹摘下的。據悉,這棵黃桷蘭是周開達生前種的,這也是李仁恕紀念丈夫的一種特殊的方式。

真正的愛情,是相濡以沫2

在周開達的女兒周女士印象中,關於她父母親的愛情,是發生在重慶江津,“當時母親在江津當校長,父親在江津工作,後來就自然認識,走在了一起。”他們1956年結婚,當時的結婚照和婚禮一樣簡單樸素,男方穿著白襯衣端正英俊,女方穿著花襯衣清秀大方,就是一張結婚照。

88歲院士夫人每天看雕像陪“已故愛人”, 忘了全世界也忘不了你

△結婚照

“婚後,我父親叫我母親‘仁恕’,我母親稱呼我父親‘開達’,那一代人更習慣於喊名字後面兩個字。”周女士印象中,因為父親工作繁忙,常年在海南搞科研,一家人能夠找到的全家福只有一張。

88歲院士夫人每天看雕像陪“已故愛人”, 忘了全世界也忘不了你

△唯一一張全家福

聚少離多,但院士夫婦感情甚篤。在周女士印象中," 我就沒有看到過父親母親吵過架、拌過嘴。" 而他們的 40 週年結婚紀念,也只是一張合影,夫婦倆穿著白襯衫,捧著一束鮮花。

88歲院士夫人每天看雕像陪“已故愛人”, 忘了全世界也忘不了你

△40 週年結婚紀念照

2000 年 6 月,李仁恕在北京作院士報告時突然發病,在北京住院 40 天后轉診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從武侯區國學巷到溫江,每一天母親都要去看父親,只有生病的時候不去,怕傳染給父親。" 周女士說,父親住院 13 年,母親每天堅持從溫江去醫院。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3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如果一人故去,又是什麼模樣?

88歲院士夫人每天看雕像陪“已故愛人”, 忘了全世界也忘不了你

"如今我母親年歲大了,記性不好,

有時候連二弟、三弟的名字都要搞混,

但關於我爸肯定記得清清楚楚的。"

女兒周女士透露,每天自己都要在飯後帶母親散步," 一定要去雕像前看看,她還會主動跟我說,去(雕像旁)看看嘛。" 事實上,除了和女兒散步,李仁恕自己幾乎每天也會去看雕像,來了客人也一定要帶去看看。

88歲院士夫人每天看雕像陪“已故愛人”, 忘了全世界也忘不了你

88歲院士夫人每天看雕像陪“已故愛人”, 忘了全世界也忘不了你

△忘了全世界也不能忘了他

當"不相信愛情"成為常態,

“相信愛情”就成了奢侈。

當我們總問,愛情去哪兒了的時候,

其實,最真誠、淳樸的愛情,

就在我們身邊:

88歲院士夫人每天看雕像陪“已故愛人”, 忘了全世界也忘不了你

△7月11日,成都下起了暴雨,地鐵2號線上出現暖心一幕:老奶奶鞋子被雨淋溼,老爺爺將自己的幹鞋襪脫下給她換上,自己則換穿已經溼透的女式布鞋,毫不在乎周圍人的眼光。

88歲院士夫人每天看雕像陪“已故愛人”, 忘了全世界也忘不了你

△40多年來,白銀區92歲的徐傳國老人對癱瘓在床的83歲老伴叢桂玉始終不離不棄,悉心照顧。他先後為股骨頭壞死的妻子親手打製更換了3根不鏽鋼骨頭,撐起了妻子的後半生。65年的婚姻裡,他用最質樸的行動詮釋著他們之間平凡持久的愛情。

88歲院士夫人每天看雕像陪“已故愛人”, 忘了全世界也忘不了你

△為了逗心臟病的老伴一笑,來自河南洛陽的70 歲老人關正南每天早上都會帶著小音箱、扮演孫悟空的行頭,牽著老伴的手來到公園裡。他讓老伴坐在一旁,自己利索的戴上面具拿起金箍棒,《敢問路在何方》的音樂響起,他開始了各種耍寶。

△一對老夫妻去看電影,老爺爺一邊買票一邊裝作嫌棄的樣子說:“其實我壓根不愛看這玩意兒,都是這小妹妹要看。”說罷指了指身邊的老伴,接著兩個人都笑了。

在高速社會快餐愛情的今天,

他們不離不棄的愛情故事尤其讓我們感動,

更讓我們明白了愛情不是僅存於嘴邊就行,

而是要用行動去實踐去證明的,

也願我們一如既往的相信愛情,

所有人都能早日找到

那個自己想守護一輩子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