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爲什麼在自己快要死的時候把徐茂公給貶官了,是有什麼深意嗎?

史鏡唐


文|遠在小河對岸

常言道:“治國以正”。但在帝制皇權時代,至上皇權令人人覬覦與嚮往,使得政治鬥爭尤為殘酷。帝王們為固守其私產、維護其家族長久統治。雖以“正大光明”而標榜,卻又背地裡勤練“九陰真經”(帝王之術)以駕馭群臣。而皇權本身又至高無上,缺乏制衡的力量,故而,就很容易演化為“流氓政治”,也即俗語所言“伴君如伴虎”、“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等等。

廟堂上相傳,唯有至剛至陽的“九陽神功”可以剋制住這至陰至柔的“九陰真經”。然而,當帝王們使出“九陰真經”時,許多正義感強烈的大臣,以至剛至陽的“九陽神功”相抗,卻多半活不過三集。經過一番番血的教訓與摸索,大臣們終於找到另一門可以剋制“九陰真經”的武功,這便是“太極”(明哲保身)。

李世民與李勣(即徐世勣,字懋公)在後世人的心目中,絕對是一對聖君與能臣。李世民對李勣尤為器重與厚愛,而李勣也為大唐平定天下、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據《新唐書》、《舊唐書》記載,曾有一次,李勣突生重病,太醫說:“須用鬍鬚的灰作藥引”,李世民就剪掉自己的鬍鬚給李勣作藥引。李勣傷愈之後,入宮稱謝,磕頭都磕出血。李世民說道:“朕也是為了國家社稷考慮,又何必道謝呢?”

然而,李世民聖君的背後,也是研習九陰真經的高手。據《資政通鑑》記載:..上(李世民臨終之際)謂太子曰:"李世勣才智有餘,然汝與之無恩,恐不能懷服。我今黜之(將李勣貶官),若其即行,俟我死,汝於後用為僕射(唐初,有丞相之職),親任之;若徘徊顧望,當殺之耳。"

而李勣又是何等的聰明,又豈能看不透,史載:(李)世勣受詔,不至家而去。李世民去世之後,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同年就將李勣召回,拜為尚書左僕射。李治性格仁弱,缺乏主見,在那場著名的“廢王皇后而立武昭儀”的事件中,一直拿不定主張。於是,李治私下徵詢李勣的意見,史載:..(李勣)對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上意遂決。

李勣的這招“太極”,也是對李世民暗修“九陰真經”的“投桃報李”。而李勣的這次“投桃報李”,也給此後的李唐宗室幾乎帶來滅頂之災。其後,武則天上位,並參與政務,在李治去世之後,武則天又先後在二位兒子的幕後操持國政。即便如此,武則天還嫌不過癮,便踢開兒子,直接走向幕前,自己做了女皇帝。武則天稱帝之後,為了其江山穩固,幾乎將李唐宗室屠戮殆盡。而李勣之孫李敬業(兵敗身死之後,被武則天恢復徐姓)起兵討伐武則天,不但自己兵敗身死,也連累了李勣死後被髮冢斫棺。

參考史籍:《舊唐書》、《新唐書》、《資政通鑑》等等


歷史聞知社


帝王心術啊。

————

先要扯一句別的,題主所說的徐茂公,其實應該是唐初名將李勣。

李勣本名徐世勣。因為功勳卓著,被賜姓李,所以徐世勣變成了李世勣。

唐高宗即位後,規定天下人需要避諱李世民的名字,所以李世勣把名字中的世去了,變成了李勣。

又因為勣字難打,所以在如今的互聯網上,大家一般都打成李績。(我下面也這麼幹……)

徐世勣字懋功,懋也就是茂的意思,所以民間又稱之為徐茂功,傳來傳去,又傳成了徐茂公。

這就是大唐名將李績和評書軍師徐茂公之間的關係。

————

回到正題。

這事在《舊唐書》《新唐書》都有記載,內容相同。

二十三年,太宗寢疾,謂高宗曰:“汝於李勣無恩,我今將責出之。我死後,汝當授以僕射,即荷汝恩,必致其死力。”

——《舊唐書·李績傳》

原文已經把太宗的動機說明白了。李績是跟隨唐太宗打天下的功臣宿將,那時候唐高宗還沒生出來呢。所以他對李績沒什麼恩德,在李績面前估計也沒什麼威望——這句原文沒寫,是我猜的。

唐太宗很擔心自己死了以後,兒子能不能控制得了這位名將。於是想了個辦法。要提升兒子的威望,這顯然不是片刻間能辦到的,那就只有創造機會,讓唐高宗對李績有恩了。

所以他把李績貶到外地。考慮到李績是無辜被貶,這樣一來,唐高宗即位後,重新起用李績,那就是升官+平反的雙重恩德。足以讓李績對新皇帝心懷感激。

高宗按計行事,就位當月,就把李績召回,任命為洛州刺史,然後加開府儀同三司,令同中書門下,參掌機密。然後當年又封為尚書左僕射。

而李績也果然忠心耿耿,在高宗朝立下了很多功勞,成為皇上的堅定支持者。(比如在立武則天為皇后這件事上。)

這件事情在表面上看起來,是很清楚明白的。不過宋人王讜寫的《唐語林》裡,給太宗君臣加了點戲。

太宗病,出英公為疊州都督,謂高宗曰:“李才智有餘,屢更大任,恐其不厭服於汝,故有此授。我死後,可親任之。若遲疑顧望,便當殺之。”奉詔,不及家而去。

這裡唐太宗對李績也不放心,於是對太子說:“假如李績聽到被貶官的消息,遲疑不肯離開,你就殺了他。”

這邏輯是這樣的:如果李績不願離開,就表示他心中不情願,很可能有著怨言。既然有怨言,就不能指望忠心。

李績在能力上本來已經不好控制,如果在忠心上再沒有保證,那就是一個不安定的危險因素。既然是危險因素,就要果斷剷除。

李績當然沒有死,所以他表現得也很忠心,“不及家而去”——馬上就走了。這足以說明他是心甘情願,毫無怨言的。


北門猿


關於這個原因,《舊唐書·李勣傳》中就記錄了太宗所說的話:“

汝於李勣無恩,我今將責出之。我死後,汝當授以僕射,即荷汝恩,必致其死力。”太宗自然深知李勣(徐茂公)的忠誠。不過,必要的“市恩”是肯定的,太子為人謙遜有禮,但年紀尚輕,性格柔弱(至少在表面上)。

李世民坐像

這種時候,一位值得託付的老臣對於新君即位後的政局將會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太宗擇親擇賢,自然是從太原起兵開始的功臣中選擇。僅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長孫無忌是太子的舅氏,自不必提;高士廉(647年)、李靖(649年)、房玄齡(648年)等均已薨逝;尉遲敬德不僅年邁,且沉迷於修仙煉丹之術,已是“半仙”,其人之性格也難負此重任。在此情況下,李勣的重要性也就愈加凸顯。

據《舊唐書·李勣傳》所載,太宗託付李勣之意,早有萌生:

太宗又嘗閒宴,顧勣曰:“朕將屬以幼孤,思之無越卿者。公往不遺於李密,今豈負於朕哉!”勣雪涕致辭,因噬指流血。俄而沉醉,乃解御服覆之,其見委信如此。

《資治通鑑》此段內容大致相同,只是改成了“朕求群臣可托幼孤者,無以逾公,公往不負李密,豈負朕哉”。不管這二書如何記述,都表明了太宗“屬以幼孤(太子)”的意思,將李勣這位文武皆允、忠義誠信且熟諳政治(這很重要)的大臣留給太子李治,自然於國家而言,是一個穩妥的決定。

李勣碑磚像

對於太宗貶李勣的舉動,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在《讀通鑑論》中就有專門的論述:

太宗遷李世勣為疊州都督,而敕高宗曰:“汝與之無恩,我死,汝用為僕射,以親任之。”是已明知世勣之唯利是懷,一奪予之閒而相形以成恩怨,其為無賴之小人,灼然見矣;而委之以相柔弱之嗣君,不亦愚乎……高祖不察而許為純臣,太宗不決而託以國政,利在高宗,則為高宗用,利在武氏,則為武氏用,唯世勣之視利以為歸,而操利以籠之,早已為世勣所窺見,以益歆於利,“家事”一言,而社稷傾於武氏,所必然矣。若謂其才智有餘,任之以邊陲可矣,錮之於疊州,唐惡從而亂哉!

當然,在作出評價前,王夫之先說了一段話,其中有“以利為恩者,見利而無不可為。……明君不以利餌其臣……”。把這段話放在此評論前,顯然是有深意的,王夫之向來對自己不認同的人或事都有措辭激烈的抨擊,這次也一樣,他所持的觀點也與歷代不少史家相同,都認為李勣是一個

圓滑小人,不忠不義,間接助武則天篡逆。當然,關於李勣到底負不負太宗,這得商榷,但李勣確實發揮了太宗所希望他發揮的作用,對高宗初年的政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句“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一錘定音,決定了此後唐室發展的命運。

總而言之,太宗是希望老臣李勣(徐茂功)效忠於新君高宗,故此才行貶官之舉,希望“市恩”於子,以拉攏這位重臣將來對自己兒子的全力扶持。事實上,這個目標已經達成,無論武氏為後究竟孰是孰非,但李勣確實幫助帝后擊敗了長孫無忌等“關隴集團”的餘波,全面掌握政權,開始了“永徽之治”,發揮了自己應有的作用。


潯陽鹹魚


先說一下,徐茂公就是後來的李勣。賜姓李,避諱李世民,就叫了李勣。

這個在《資治通鑑》裡說的明白:

上謂太子曰:“李世勣才智有餘,然汝與之無恩,恐不能懷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於後用為僕射,親任之;若徘徊顧望,當殺之耳。”五月,戊午,以同中書門下三品李世勣為疊州都督;世勣受詔,不至家而去


李勣是個厲害人物,太子對李勣沒有什麼恩情。李世民擔心自己走了之後,太子壓不住李勣。就先貶黜了李勣。新皇帝登基,啟用李勣。李勣自然感恩戴德。

這個說法在新唐書李勣傳中也有。


東東歷史


據推測,這是唐太宗故意為之的。

主要是為唐高宗做鋪墊,誰都知道徐茂公有大才,治理國家絕對是肱骨之臣的不二之選!

不過新皇帝畢竟是新皇帝,舊臣再好,也是有些駕馭不了,最佳的駕馭之術當然是恩威並重。

徐茂公被貶,是唐太宗的旨意,而唐高宗卻是冒著違背先皇的旨意,重新啟用徐茂公,這便是恩。至於威,也是如此,先皇可以隨意貶謫,新皇也可以隨意啟用,這便是威。

據說徐茂公也是察覺到了這一點,有部電視劇裡面還演到了這一幕!

還有一點是在威懾其他的重臣,須知徐茂公是文臣,且與唐太宗交情極好,連他這樣的人都被拿下,那些手握權利的大臣們,自然也是不敢輕舉妄動,這其實是為唐高宗立了威。皇帝是天威難測的,一旦妄動,便是貶謫抄家!

不得不說,唐太宗很厲害,文治武功絕對是歷朝皇帝中的楷模!


么么龍


這就是帝王之術,目的在於讓太子後期啟用徐茂公時讓他感覺到有提拔之恩。

下面這段李世民與太子李治的對話中,可以看出李世民的用心良苦。徐茂公是一個有才的人吶,但是你與他沒有什麼恩情,也沒有什麼交情,我怕等我死後他不服你,現在我把他貶官,如果他二話不說立即就上任的話,在我死後你一定要重新啟用他,並且把他官拜僕射,切記要親自去把他接回來。如果他對我的詔書猶豫不決,有不願服從的跡象,一定要把他給殺了。

這段對話,很露骨的勾勒出帝王之心果然難測。伴君如伴虎也就是這個道理吧。


有史不荒


此帝王心術也。用意有四

一,先帝貶你,新帝用你,你必對新帝感恩,若是知恩,必盡心做事,以圖報效。若不知恩,新帝可立辨忠奸,及早下手,循先帝故例,眾臣也無話可說。

二,讓你體會帝王之威權,貶你用你,都在帝王一念之間,讓你好好體味自家的貧富貴賤,榮辱尊卑,皆由天子決定,你是忠心還是藏私,好自為之。

三,先帝駕崩,新帝即位,新舊交替之間,朝中必有動盪,身居高位而心思不穩者,定難以把持自己。一言一行,有心人必留心暗記。貶了你,實際是保護你,讓你遠離政治漩渦中心,少言謹行,免得朝堂浮沉之間,讓人捉住了把柄。

四,先帝曾予你高官厚祿,是因你有功,而先帝有情,貶你則是因你行事有過,德行不足。新帝用你,是因你有能,新帝憐你,給你開恩,你不能恃舊功而驕,群臣也不會忌憚你。


饞嘴肥貓1


帝王權謀而已。

徐茂公是小說《興唐傳》、《響馬傳》、《隋唐演義》中的人物,他的原型就是唐初名將徐世勣,字懋公,同小說中一樣,原為瓦崗義軍的重要將領,後來歸順唐朝,被賜姓李,又因避諱李世民,稱為李勣,歸唐後他打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討伐輔公祏,破突厥、薛延陀,李立下了不世之功,封為英公,列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就因為李勣能力太強了,唐太宗擔心太子接位後駕馭不了,於是爺倆在交班前玩了個雙簧。李世民彌留之際忽然下了道旨把李勣調到疊州,緊跟著還有一道密旨,倘若李勣磨磨蹭蹭賴著不想動,殺無赦!

但李勣連家都沒回就上任了,後來,唐高宗即位把他調回,一直做到了宰相。唐太宗這是把恩典留給了太子,以換取李勣的忠心。

《新唐書》把李勣和李靖併為一傳,評“唐興,其名將曰英、衛”。


快樂讀史


不少網友的回答都套用了《雍正王朝》中鄔思道為雍正解惑的話。非常經典。的確老皇帝先貶,新君登基再一紙文書赦免並啟用老皇帝貶過的人才,這樣老皇帝打一通殺威棍,新皇帝給一甜棗,恩威並用既解決了新君難以駕馭老臣的難題,也避免了重蹈新君即位殺戮過重的覆轍。

後來事實也證明是正確的。不但新老交接相對平穩,關鍵李勣也為新君甚至是大唐做了大貢獻。徐茂公(李勣)和長孫無忌等將唐律釋義編成著名的《永徽律疏》(以問答形式表現,相當於立法、司法解釋)這可是中華法系的最高成就。也正因為《永徽律疏》成就了大唐盛世。

總之無論時代怎麼變化,朝代怎樣更替,但謀略永不過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