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Dying to survive

大王叫我来巡山,听听三刀侃大山。

我不是药神|Dying to survive

它的名字

据说最初的题目是:印度药神,然后考虑到在中国,定为:中国药神,最后决定的是现在看到的《我不是药神》。

不得不说这题目定的颇有深度,不仅有着深重的无奈感,同时也回避了很多尖锐刺目的规则,保证在灰色地带游走的安全。

这是一部源自生活的黑色喜剧

这是一个无关国界、性别、种族、穷富等所有情况下,谁也逃不脱的生老病死。

它的海外版,并没有直译I`m not medicine god.而是这个版本:Dying to survive.

它一定会火向世界是必须的,仅仅根据这个题目,已经戳中了太多人的心房。

向死而生。

我不是药神|Dying to survive

它的故事

药神的生活原型是陆勇,一个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生意人。

控制他病情的药物是叫做“格列卫”的抗癌药,这药效果很好,但是有个显著的缺点:

贵!非常贵!超级贵!

两万多一盒只能吃一个月。

他了解到印度生产的一种仿制药,药效相当但仅3000元一盒。

他自己服用并想到了病友,开了国际信用卡大家集资购买。

但药物没有在药监局注册相当于假药,最后被认定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贩卖假药罪。

2015年上千名病友集体上书联名递交到法院。

最终法院撤销了对陆勇的起诉。

电影里,采用更加戏剧和夸张的手法重现那段故事。

我不是药神|Dying to survive

续命药=仿制药

仿制药一般是指专利药品保护期到期,其他国家和制药厂即可生产仿制药。

仿制药合法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再问一个问题:仿制药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是美国。

美国是一个制药大国,同时仿制药也占领美国国内大部分市场。

因为新药的研发是需要大量耗时耗力耗资的过程,更不要提在临床中需要经过多个时期,可以说是一条荆棘遍布的旅途,在这其中任何一项小失败都会导致前期所有投入清零。

所有才有那个说法:第一颗药的价值是上亿

所以才会有专利保护。

但一直如此,没有市场。前期的投入无法量产,一样会面临打水漂的窘境。

所以,不要小看我们手心里的这小小一粒,跨越了多少实验、试验,多少以身验药的小白鼠和人们,以及那些远超我们年龄的时光,考验它的代谢、耐药性、适应性,最终能够让我们安全服用。

我不是药神|Dying to survive

回到我们芸芸众生

我不想死,我想活。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这句话好像一时间火爆四野,那么不穷就可以不死吗?

尚不说我们这些蝼蚁之族,历史上即使富可敌国、即使掌控天下、即使聪明异稟。

试问,谁逃脱了死亡?

电影里老奶奶一脸绝望拦住他们说:我吃了三年正版药,房子没了家也没了,我不想死,行吗?你能保证不生病吗?

谁也不能保证,或者说,谁都可以保证,肯定会生病的。

在生命最初,生病是让肌体适应这个世界;在年轻盛年,生病是过度消耗了身体的能力;而随着身体零件慢慢老化,生病就是那个提前告诉你要结束一切的警钟。

我们要怎么延续它的长度?

因为此时,只有延续长度才有深度的可能

我不是药神|Dying to survive

保险一定要保险

2018年初,《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火爆了整个朋友圈。

让过年的气氛都裹挟着丝丝寒意。

这是一个小小流感导致一个生命的流逝的过程,在这期间,中年人一家奔波在医院、治疗、与医生反复磋商的故事。

都是黑色的,但是中年人唯一的庆幸,是面对巨额医药费的时候,发现购买了保险。

保险的本质,使用大部分人的小钱,保护着小部分的大钱。

小部分人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

就像是一种生命互助组。

保证某个生病的治疗,延续某个生命的可能。

我不是药神|Dying to survive

健康一定要健康

每个人身体都有癌症细胞。

关键是你想什么时候激发它?

开玩笑吧,谁会想激发它?

那你为何生气?

那你为何熬夜?

那你为何宿醉?

那你为何明知地沟油还控制不住嘴巴?

那你为何懒惰葛优躺而不愿意去运动?

请让你的身体相信:你是爱它的,愿意与它和谐共处,终此一生。

而不要达到药神的那般境地。

我不是药神|Dying to surviv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