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舊民房裡竟然出現了一堵「現金牆」,究竟是怎麼回事?

去年一部很火的電視劇

《人民的名義》

想必很多人都看過

其中就有這麼一幕

一位國家部委的項目處長被人舉報受賄

侯亮平在北京對該處長展開調查時

意外發現他有個別墅

並且冰箱裡,床上,牆裡都是錢

讓人大跌眼鏡

網友們更是戲稱這堵牆為“現金牆

破舊民房裡竟然出現了一堵“現金牆”,究竟是怎麼回事?

近日

就在廣西百色凌雲縣的一棟破舊民房裡

竟然也出現了“現金牆”

破舊民房裡竟然出現了一堵“現金牆”,究竟是怎麼回事?

事情是這樣的

百色凌雲警方在抓獲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時

在嫌疑人的住宅牆壁隔層裡

豪車尾箱內

都搜出大量的現金

破舊民房裡竟然出現了一堵“現金牆”,究竟是怎麼回事?

關於電信詐騙

相信大部分都不陌生

由電信詐騙引起的悲劇

也不是個案

其實不法分子詐騙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

1、冒充社保、醫保、銀行、電信等工作人員

2、冒充公檢法、郵政工作人員

3、以銷售廉價飛機票、火車票及違禁物品為誘餌進行詐騙

4、冒充熟人進行詐騙

5、利用中大獎進行詐騙

6、利用無抵押貸款進行詐騙

7、利用虛假廣告信息進行詐騙

8、利用高薪招聘進行詐騙

9、虛構汽車、房屋、教育退稅進行詐騙

10、利用銀行卡消費進行詐騙

11、冒充黑社會敲詐實施詐騙

12、虛構綁架、出車禍詐騙

13、利用匯款信息進行詐騙

14、利用虛假彩票信息進行詐騙

15、利用虛假股票信息進行詐騙

16、QQ聊天冒充好友借款詐騙

17、虛構重金求子、婚介等詐騙

18、神醫迷信詐騙

19、誘騙受害人安裝所謂“犯罪通緝追查系統”、“網上清查系統”“保護賬戶安全”等軟件,以洗脫“犯罪嫌疑”。

7月18日湖南省公安廳在新聞發佈會上,通報了邵陽史上最大的電信詐騙案。

2018年4月初,陶某被電話誘騙加入一個微信炒股群。看了幾次股票操作視頻直播後,陶某感覺,直播間的“李老師”投資知識和炒股經驗豐富,對自己投資將會很有幫助。

陶某加“李老師”為微信好友,之後又將同事李某拉進這個微信群。通過微信與“李老師”交流一段時間後,陶某、李某對“李老師”越來越佩服。

4月下旬,“李老師”通過微信提示陶某、李某,今年A股已步入熊市,認為投資A股風險高,但投資股指期貨相對風險低、收益高,建議她們投資港股股指期貨。

陶某、李某對“李老師”言聽計從,按照“李老師”指點在“某某港股”交易平臺開了戶,根據“李老師”指導進行港股股指期貨交易。

結果,陶某在一個月內虧損人民幣68萬餘元、李某虧損29萬元。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某某港股”交易平臺並未獲得相關金融交易資質,純屬虛假交易平臺。陶某、李某在“某某港股”交易平臺的交易資金均流入私人賬戶。而且,陶某、李某加入的微信炒股群,群裡只有受害人陶某、李某兩人為投資者,其餘人都是犯罪團伙成員

近年來,電信詐騙案件多發,嚴重傷害人民的利益,公安機關對此也高度重視,始終堅持打擊不放鬆。但是,電信詐騙犯罪屢打不絕,其原因除了犯罪分子狡猾、不斷變換犯罪手法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老百姓防範意識薄弱

對陌生電話中的誘惑,我們應不理睬、不相信,不要把銀行賬號和密碼輕易透露給陌生人,也不要把錢打到陌生人指定的賬戶上,以減少財產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