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公務員,你準備好了嗎?

許多人在考公務員時缺乏長遠規劃,各地區各部門的公務員考試只要能考都考一遍,有的是為了練手,有的是考上哪個算哪個,只要是公務員就可以。

這個一個十分錯誤的選擇。

必須從開始考公務員的第一天開始,就確定明確的目標,或者是家鄉的公務員,或者是某個部門的公務員,做好考上後就從事一輩子的打算。

(一)

有一位考生A,家在某中部省份,大學畢業後,為了急於有一份公務員的工作,全國各地報考,無論是國考還是各省的省考,以及各地區的事業編考試,只要是公務員、事業考上,無論在哪兒一概參加。

第一年,在多次進入各地的筆試、面試後,終於考上了北部某地的國稅系統,在當地,國稅算是實權部門,待遇也不錯,算是當地人人人羨慕的職業。

然而,僅僅過了兩年,他就決定離開了。

“人生地不熟,沒有歸屬感”

“回一次家來回花在路上的時間就要2天”

“父母年紀大了,卻沒有辦法照顧他們”

......

於是決定再一次重新考試,考回家鄉。

於是重新拿起復習資料,像剛開始參加公務員考試一樣,報考自己家鄉的公務員。

而這時候,他在外地已經當了四五年的公務員,已經成了部門的骨幹,但為了回到家鄉,卻不得不放棄,基本上,五年時間屬於白乾了。

等再一次歷經千辛萬苦 考上家鄉的公務員,和比自己小好幾歲的新入職同事一樣,從零開始的時候,自己在年齡上已經沒有任何優勢了,在體制內,年齡是個寶,越小越好,卻因為一次選擇,白白耽誤了五年時光。

“早知道是這樣,還不如一開始就下定決心考本地公務員,哪怕多考兩次,也不至於白白浪費五年時間”

但他還是幸運的,畢竟還是考回了家鄉。

(二)

更多的人,則是無奈的接受了現實。

某B,抱著騎驢找馬的心態考上了異地公務員。

最初兩年,也是躊躇滿志一心考回,可是單位繁雜的事務和安穩的生活很快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消磨了他的鬥志,再過一段時間就覺得,這樣過下去也不錯。

於是,談了場戀愛,結了婚。

一切都安定下來了,只是家鄉再也回不去了。

只是有時候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會想起家人,覺得實在是虧欠他們的太多了。

公務員的待遇並不高,但時間還是有一點,只是這時間卻不能用來照顧自己家鄉的親人。

會有遺憾嗎?如果當時是另外一種選擇,決心考家鄉,會是怎麼樣一種生活,即使工資不高,但平時能更好地照顧家人,生活會不會比現在更有幸福感?

(三)

當然,也有一些人,並不喜歡自己的家鄉。

那裡有太多的人情世故。

經濟不發達。

教育、醫療、商業、休閒環境都不好。

所以一定要拼命離開家鄉。

而在外地,比如北上廣。

那裡有更好的教育環境,對自己,尤其是對孩子的將來發展更加好。

所以,與家鄉想比,外地是更好的選擇。

而且,如果家庭條件好,完全可以父母也到自己生活工作的地方,一起生活。

但是,無論考家鄉還是外地,一定要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因為一旦你考上某個地方,原來你以為可以一兩年就離開,但真正到了,慣性和惰性很可能讓你再也離不開那個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