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沁陽和溫縣的交界處,有一道長十幾里的黃土嶺

溫縣青峰嶺

在沁陽和溫縣的交界處,有一道長十幾裡的黃土嶺。這道嶺裡裡外外都是黃土,沒有一塊石頭。且不靠山,不臨川丿,是平地上突起的一道土嶺,當地人叫它青峰嶺。這是咋回事呢?說起來還有一個與咱們的二仙魏華存有關的故事呢!在三國時期,溫縣的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及司馬炎,祖孫三代四人,都在為取代曹魏奔忙、算計。直到司馬炎,才登基當皇帝,建立了晉朝。這其中司馬昭野心最大,表現得最露骨。

在沁陽和溫縣的交界處,有一道長十幾裡的黃土嶺

有一年,司馬昭帶領人馬,回河內郡溫縣老家安樂寨,看一看設在那裡的招賢館。隨從謀士稱讚溫縣是個好地方,是一塊風水寶地,將來一定會出真龍天子的。這種議論正中司馬昭下懷,他不等將來,現在就要當皇帝,遂下令先在老家溫縣修一座皇城。於是令人搞規劃、繪圖紙、選調人馬,興師動眾開始動工修建。

在沁陽和溫縣的交界處,有一道長十幾裡的黃土嶺

司馬昭在溫縣修皇城的消息不脛而走,驚動了整個河內郡。當時,我們的二仙魏華存還小,不過十來歲,乳名叫安妮。小安妮迷上了道教經籍故事,整天鑽在書房裡讀書修煉,已有幾分功夫。她聽到這個消息後,也想去看看熱鬧,試一試自己的本領。

在沁陽和溫縣的交界處,有一道長十幾裡的黃土嶺

小安妮來到溫縣地界,只見車水馬龍,熱鬧非常。她來到中軍大營,對門衛說:“俺要見大將軍,俺是來幫大將軍修皇城的。”這話傳到李總管那兒,李總管說:“好啊!我這裡正有個難題,先讓她來試試本事。”原來,司馬昭一聲令下,人馬上得快,糧食還沒運到。

在沁陽和溫縣的交界處,有一道長十幾裡的黃土嶺

李總管正在為沒米下鍋著急呢!他把這事一說,只見小安妮慢慢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筆帽,交給李總管說:“先把這點小米下鍋吧!”李總管將筆帽中的小米倒出來一看,總共才有十幾粒,就又將筆帽還給她說:“你這個小妮,別來軍營開玩笑。”小安妮卻認真地說:“這就夠你們吃的了。

在沁陽和溫縣的交界處,有一道長十幾裡的黃土嶺

”邊說伸手就掀開鍋蓋將米倒進鍋裡。誰知,不一會兒鍋滾米熟,香味四溢,李總管將信將疑掀開鍋蓋一看,竟是滿滿的一大鍋噴香的米飯。這樁奇事上報大將軍司馬昭,司馬昭說:“有這事,我要見見這個小姑娘。”小安妮見了司馬昭,行禮畢,上前稟道:“大將軍要修皇城,小女前來助你臂之力。”

在沁陽和溫縣的交界處,有一道長十幾裡的黃土嶺

司馬昭接話道:“看你這身單力薄的樣子,你怎樣來助我?”小安妮把手巾包的一捧黃土獻上。司馬昭一看,笑得前合後仰說:“我當是什麼寶貝,原來是一捧黃土。這黃土遍地都是,有沒有你這把黃土,我都能修成皇城。”他把手巾包的黃土交還給小安妮說:“你的好心我領了。”司馬昭說著笑起來。

在沁陽和溫縣的交界處,有一道長十幾裡的黃土嶺

安妮等他笑夠了,又問:“大將軍真的不收我這捧黃土?”司馬昭果斷地說:“真的不要!”安妮說:“那我可就要倒掉了,大將軍休要後悔!”司馬昭說:“我決不後悔!”安妮聽司馬昭口氣如此堅定,便笑了一聲,掂起手巾面南順手一抖,只見黃土滾滾好象黃河翻浪。眨眼之間,平川大地上長出一架山來。司馬昭和將士們都呆了。正要尋那小姑娘,已不知去向。嚇得司馬昭戰戰兢兢站在那裡,知道是遇見了神仙。

司馬昭疑心太大,有眼不識泰山,也是他沒有當帝的福份,溫縣也不是京城之地。小安妮沒有幫上忙,皇城沒修成,可在溫縣卻留下了那道土嶺,百姓們逐年植樹造林、開荒種糧,土嶺變得鬱鬱蔥蔥,大家叫它青峰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