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變身現代「工廠」

施工现场变身现代“工厂”

玉湛高速廣東段梁場實現智能化。 記者 陳凱傑 攝

如今,智能設備不僅走入人們的生活,也悄然走進大型施工現場。昨天,記者走進玉湛高速廣東段三工區的施工現場,現場各種“高大上”的梁場與其他工區截然不同,在鋼筋加工棚,加工成型的鋼筋規整地躺在地上,無論是大小還是造型就像是同個模子刻出來的。據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是智能梁場。

採用立式智能鋼筋機器人

在梁場工地,記者只看到一個工人,這不由地引起了記者的好奇:一個人就能成事兒?據三工區有關負責任人介紹,傳統梁場生產效率慢,耗人工。“新時代再搞作坊式梁場生產線就落伍了。我們這個梁場在鋼筋加工、梁體養護、模板使用等多方面實現了智能,為全線梁場生產線的打造提供了有效經驗。梁場預製場鋼筋加工採用立式智能鋼筋機器人,人工向控制系統內輸入所需加工鋼筋半成品的相關參數後,機械自動將鋼筋加工成型,只需一人操作即可。”

立式智能鋼筋機器人是個形象的比喻,主要由兩部分構成:數據輸入端和操作平臺。數據輸入端像是“大腦”,根據輸入參數發出指令,將需加工的鋼筋兩端放入操作平臺的兩個豁口。接收“指令”後,操作平臺像“雙手”一樣,由機器開端自動向機器中部移動,將鋼筋加工成型。

據悉,三工區的兩個梁場主要負責該工區23座橋樑箱梁合計1054榀的預製施工任務。如果按照傳統式鋼筋加工,不僅需要人工測量長度和彎曲角度,每個彎都需要停工檢測,不論是精度還是效率都難以保證,而且生產數量也難以滿足施工需求。

引入智能化鋼筋加工生產手段,變“作坊”為“工廠”,工程技術人員將圖紙鋼筋信息傳入到鋼筋加工系統,操作人員只需一鍵啟動,即可完成多道工序。“以往繁瑣的工序變成了流水化作業,保精度,提效率,減人力。”

加工棚設智能噴淋養護區

此外,鋼筋加工棚還設有智能噴淋養護區。遠觀,看不出它的與眾不同之處。走近後,其中的奧妙顯現眼前:裝有噴頭的養護水管被預先埋設在箱梁預製臺座內,基本實現了自動化控制,噴出來的水十分均勻,達到了全方位、全溼潤的養護質量標準。

據介紹,工人在水源處安裝智能控制系統,通過水壓伸縮噴頭實現180°旋轉噴淋養護,並且可以設置噴淋時間段。主水管道安裝加壓泵,以提供足夠的水壓至每一個制梁臺座。為保證養護噴頭不被堵塞、破壞,養護噴頭均埋於專用管道上,且在主管道上安裝淨水過濾裝置。該智能噴淋養護系統採用射程為3.5米的霧化噴頭,4米間隔一個噴頭,噴嘴在水流的衝擊下不間斷旋轉,將養護水噴到梁體的各個角落。

記者還發現,成品箱梁安靜地臥在臺座上,完美的周身絲毫看不出傳統模板特有的豎向拼接縫。“這是我們的又一亮點。採用液壓整體式模板可以有效地提高箱梁的外觀質量,液壓模板不再需要龍門吊協助安裝和拆卸,省去了大批量地倒運模板。利用液壓升降頂可以自動調節支設模板,行走採用固定軌道可以整體自動移至下一個生產區,在提高施工速度的同時節省了人工成本,施工安全也得到了有效保障。”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