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商人無祖國,弦高爲何願賠十二牛替鄭消災?答案卻在102年後

公元前628年冬,晉文公去世。就在晉文公出殯當日,突然就發生了一靈異事件:靈柩內突然發出了牛一般的吼叫聲!卜郾讓晉國大夫都下拜,說:“國君命令有戰事,將有西方來的軍隊經過我國,伏擊他們,必將大勝!”

都說商人無祖國,弦高為何願賠十二牛替鄭消災?答案卻在102年後

晉史中,卜筮之辭往往靈驗。但是,靈驗得太多了,就讓人生疑。所以,楊伯峻先生以為,這一靈異事件不過是左氏迷信附會之說,不足為信。

不管此事到底是真還是假,不過此時在晉國西邊的秦國,卻正在策劃著一件大事。

公元前630年,秦晉合力討伐鄭國,一是為了報當年晉文公受辱之仇,二是因為鄭國投靠了楚國,威脅到了晉文公的霸業。結果,鄭國請老臣燭之武出馬,離間了秦、晉聯軍。在鄭國同意秦國留下一支軍隊駐守後,秦穆公就單獨退軍了。

都說商人無祖國,弦高為何願賠十二牛替鄭消災?答案卻在102年後

晉國孤木難支,此次伐鄭只能是半途而廢了。

對晉國稱霸充滿了妒意的秦穆公,心裡一直都想越過晉國,將秦國勢力範圍擴張到崤山以東。秦國軍隊駐紮鄭國,雖然不能成什麼大事,但畢竟是秦國勢力在中原第一次長期存在,戰略意義重大。

兩年後,秦軍首領杞子突然給秦穆公帶來了更大的驚喜:“鄭國人讓我掌管其北門,如果偷偷派大軍前來,就能將鄭國據為己有!”

自從送晉文公回國之後,秦穆公就錯過了多次稱霸江湖的大好機會。現在手下大臣居然獻上了如此厚重大禮,他一下子就被這塊誘人的蛋糕給迷惑住了。於是,秦穆公不顧老臣蹇叔的強烈反對,堅持派百里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人率領秦國大軍,長途跋涉,前往偷襲鄭國。


公元前627年,秦國三帥帶領秦軍一路順風順水,很快就經過周王都,達到了滑國(河南偃師緱氏鎮)。然而,眼看就要接近鄭國,秦軍卻意外地被人給攔下來了。

都說商人無祖國,弦高為何願賠十二牛替鄭消災?答案卻在102年後

攔住秦軍之人,不是別人,正是鄭國商人弦高。

現代人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商人無祖國”。言下之意,商人眼裡只有自家的經營利潤,根本就不在乎什麼狗屁國家利益。弦高攔下秦軍,估計也是為了作生意,沒別的意圖。

然而,這樣的估計卻是大錯特錯。

弦高此行,原本是要與同夥奚施到周王都去作生意,卻沒想到在滑國就碰到了將要去伐鄭的秦軍。眼見清形不妙,弦高趕忙與奚施商議:“啊!秦軍遠道而來,必然是想偷襲鄭國。”兩位商人二話不說,決定要竭力阻止秦軍偷襲。

於是,弦高讓奚施快速回到鄭國告警,自己則冒充鄭國使者,深入秦軍軍營,對秦國三帥說:“我國君很久前就聽說大國之軍即將到來了。你們沒來時,敝國國君與士卒就很是為貴國擔憂,整天鬱鬱寡歡,唯恐貴軍士兵羸弱疲敝,糧草缺乏。怎麼現在才到啊!敝國國君派我用璧犒勞貴軍,並獻上十二頭牛作為膳食。”(《呂氏春秋·先識覽》)

秦國三帥見弦高這麼說,知道偷襲意圖已經暴露,心裡暗稱不妙。但面對突然冒出的“鄭國使者”,他們也不敢當面承認:“我們國君沒有合適人選,派我等三人到東方察看晉國道路,沒想到迷路走過頭,誤入貴國境內。”說完,大大方方地收下了弦高送上的禮物。

弦高走後,秦國三帥才開始心憂:“我們行軍幾千裡,穿越好幾個諸侯國去偷襲人家,還沒到人家就已知曉,那麼他們備戰必然充分!”於是,被弦高嚇壞的秦軍,順手就把滑國滅了,然後就退軍了。當秦軍退到函谷時,剛好被晉人伏擊,全軍覆沒。

都說商人無祖國,弦高為何願賠十二牛替鄭消災?答案卻在102年後

由於弦高及時出面與告警,鄭國僥倖躲過了一劫。

回顧整個過程,弦高冒充鄭國使者深入敵國軍營,其實是件高風險事務。萬一不小心露出了破綻,敵人一氣之下,說不定就會將他的腦袋給砍下來!號稱“無祖國”的商人,弦高不但甘冒生命危險,還貼錢替鄭國送出厚重禮物,不能不說這是一次投入產出比極不匹配的賠本買賣,弦高為什麼會這麼做?

簡簡單單的愛國,似乎不能完全概括弦高行為的動機;如果說他期待得到大富貴,史書中又沒記載下弦高得到了鄭穆公任何的特別賞賜。

那麼商人弦高究竟為什麼會甘願賠上十二頭牛、還冒著生命危險來拯救鄭國呢?


102年後,歷史終於給出了答案。

公元前525年,晉國韓宣子得到了一玉環。但玉環本為一對,另一環卻剛好在鄭國商人手中。一對玉環缺了一隻總是個缺憾,為此韓宣子特地通過外交途徑,向鄭定公提及此事。

都說商人無祖國,弦高為何願賠十二牛替鄭消災?答案卻在102年後

韓宣子就是韓起,此時正擔任老牌霸主晉國的正卿,位高而權重。別說他向鄭國索要小小一玉環,就是更貴重的寶物,小小鄭國也不得不乖乖奉上。

鄭國大臣怕得罪晉國,多數人也是說將玉環給韓起得了。然而,鄭國執政卿子產卻堅決不同意,讓鄭定公回絕了韓起:“玉環不是官府中保管的器物,寡君不瞭解。”

不久之後,韓起乾脆自己與鄭國商人商量買玉環,雙方價錢都已議定。大概是韓起以權勢壓人,價錢有些不夠公道,所以鄭國商人堅持說:“一定要報知君大夫(指子產)。”

韓起沒辦法,只能再向子產請求說:“從前要這隻環,執政認為不義,我不敢再說了。如今我從商人手裡買到了它,商人說:‘一定要報告您’,謹此告知於你。”

東周江湖老霸主之國的正卿,為了一隻小小的玉環,這麼低聲下氣地向小小鄭國的執政卿請求,已經是夠給子產面子了。常理而言,子產也沒有不同意的道理。

都說商人無祖國,弦高為何願賠十二牛替鄭消災?答案卻在102年後

然而,接下來子產的一番話,卻讓韓起後悔不迭了:“從前我先君桓公與商人都從周地遷來,齊心協力開發這片土地,剷除蓬、蒿、藜、藋(音吊)等等雜草樹林,一起居住在這裡。世世代代都有盟誓,以互相信任,說:‘你們不要背叛我,我也不強買強賣於你們,不乞求、不掠奪。你們有好生意和寶物,我一概不過問。’依靠這一盟誓,鄭國才能與商人們互相支持,一直到今天。如今您心懷友好情誼來到敝國,卻讓我們去強奪商人寶物,這是叫我們違背盟誓,這恐怕不可行吧!如果您得到玉環卻失去了諸侯,您也一定不會願意;如果大國命令我們無休無止地繳納貢品,那麼鄭國就成了貴國城邑了,那也不是我們所甘願的。今天我獻上玉環,卻不知會造成什麼後果!謹向您私下報告此事。”

子產綿裡藏針的回答,頓時讓韓起坐立難安,不得不退回了玉環:“我雖然不夠聰明,豈敢為得玉環而求得兩項罪過?謹請把它送還商人吧!”


子產的回答,讓後人明白了商人在鄭國的重要地位。

都說商人無祖國,弦高為何願賠十二牛替鄭消災?答案卻在102年後

早在鄭桓公東遷之時,為了拉攏成周附近勢力強大的殷商遺族,與商人達成了戰略同盟,共同對抗東虢國、鄶國等等地頭蛇。為最大限度地團結商人,鄭桓公還賦予了商人獨立經營的自由,對商人的任何買賣,無論利潤豐厚與否,都不加干涉——這一點可謂是彌足珍貴。

周人祖上后稷,就是以農業起家。所以,傳統上週人都以農業為根本,而經商則被視為“末產”。千古第一相管仲曾說:“故上不好本事,則末產不禁;末產不禁,則民緩於時事而輕地利;輕地利而求田野之闢、倉廩之實,不可得也。”(大意:所以,君主不重視農業,那麼工商業就得不到禁止;工商業得不到禁止,百姓就會延誤農時而輕視土地之利;輕視土地之利,要想求得田野開墾、糧倉充實,那是不可能的)

正因為農業在周王國的崇高地位,在周人社會階層體系中,王、諸侯、卿大夫、士、庶人、工、商、隸、圉、臣、妾等等,商人一直都處於最低的幾個階層之內,甚至排在務農的庶人之後。

都說商人無祖國,弦高為何願賠十二牛替鄭消災?答案卻在102年後

但是,鄭桓公為順利東遷,卻大幅提升了商人的政治地位。鄭桓公不但與他們結成盟友,更授予他們自由經營權,這在周王國體系下當然是獨樹一幟。鄭國商人的政治待遇,其他諸侯國都難以企及。一旦鄭國不復存在,鄭國商人的諸多政治和經濟特權也就隨之消失殆盡——這就是為何鄭國商人要拼命維護鄭國的最大理由!弦高之所以要冒生命危險而拯救鄭國,恰恰是為了維護商人階層的最高利益。

一旦鄭國被秦國所吞併,商人們或許就將回到三四等公民的待遇,他們所創造的財富也就朝不保夕了!

都說商人無祖國,弦高為何願賠十二牛替鄭消災?答案卻在102年後

所以,雖說“商人無祖國”,但在知道了鄭國“以商立國”的歷史淵源後,弦高為了鄭國而付出一切不就極為正常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