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足是怎麼回事?

恋足是怎么回事?

來源 | 利維坦(liweitan2014)

作者 | 馬克·D.格里菲斯

對於“專業看腳”的人來說,鞋和襪子往往並非重點,他們往往專注的就是腳本身。據說辜鴻銘就對女人香豔欲絕的腳有特殊癖好,當然,他喜好的是小腳。古時有身份的女性平時絕不裸足,對男性而言可窺見其私密之處,亦有類似戀足的意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腳作為第三“性器官”也不足為怪了。

恋足是怎么回事?

中國歷史上,“三寸金蓮”一詞代表讚美女性腳美的名詞。而四寸之內被稱為“銀蓮”,大於四寸者則稱為“鐵蓮”,可見崇尚小腳的程度。

不過行至今日,裸足現實中可謂隨處可見,互聯網上甚至還有專門賞鑑/評分世界各國名人腳丫子的網站(www.wikifeet.com),可見賞足之風方興未艾。至於裡面多少是純美學欣賞,多少是性衝動促就的,就不得而知了……

戀足癖是一種常見的戀物癖。克里斯·戈瑟蘭博士(Dr. Chris Gosselin)和格倫·威爾遜博士(Dr. Glenn Wilson)在書中表示:手、足、頭髮是三種備受青睞的身體部位。我給手足科的醫生上過健康心理學的課。那5年間,我在學生的診所裡見過太多噁心的臭腳了,什麼拇囊炎、雞眼,厚厚的老繭,水泡、嚴重到要截肢的病毒疣……吸引力?沒嚇出心理陰影都算不錯了。好在辛苦沒白費,我發表了數篇論文,有一篇還在1994年登在了《英國足病醫學》(Journal of British Podiatric Medicine)上。

恋足是怎么回事?

圖源:Twitter

有許多稱謂來形容對腳的這種癖好,列舉一二:足控、拜足、戀足等。在有的專家眼中,這是一種性偏離(sexual paraphilia)。阿尼爾·阿古瓦博士(Dr. Anil Aggrawal)和布倫達·勒夫博士(Dr. Brenda Love)認為,對腳的性趣可以被歸為戀足癖。此二人分別著有《性犯罪、非正常性行為與法醫》(Forensic and Medico-legal Aspects of Sexual Crimes and Unusual Sexual Practices)和《非正常性行為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of Unusual Sex Practices)。從他倆給出的定義來看,若是和性沒關係,單用發現美的眼光去欣賞腳,那就不算戀足癖。

恋足是怎么回事?

圖源:Martin vanMaële

在網上搜一下“戀足癖”,內容之豐富,肯定會讓你大吃一驚。其中比較常見的幾個方面是:尺寸(腳、腳趾、腳後跟)、形狀(扁平足、高足弓)、裝飾(鞋、珠寶、踝鏈指甲油、紋身、美甲等)、手感、味道、玩法(按、摸、親、瘙、舔、吮)。除此之外,還有對鞋子特別感興趣的“戀鞋癖”,法國作家尼古拉斯·埃德姆·勒迪夫(Nicolas-Edme Rétif)就曾對此大書特書,以及與之相對的,那些只喜歡裸露著的雙腳的戀足癖們。我還找到了許多據稱是戀足癖的名人,貓王、安迪·沃霍爾、賈科莫·卡薩諾瓦(Giacomo Casanova,意大利作家、冒險家)、泰德·邦迪(Ted Bundy,美國連環殺手)、托馬斯·哈代(Thomas Hardy,英國作家)。

恋足是怎么回事?

安迪·沃霍爾(1928-1987)。圖源:Sydney Morning Herald

在發表此文前,我寫過另一篇有關性癖的博客,總結了斯考勞莉博士(Dr G. Scorolli,就職於博洛尼亞大學)展開的一項有關性癖的研究。該研究調查對象來自雅虎論壇,根據研究人員保守估計,至少有5000人(超過150,000人次)活躍在381個和性癖有關的討論組裡。研究人員將性癖分為三大類:身體癖、物品癖、行為癖。身體癖是人數最多的一組,其中47%和戀足癖有關,共計44,772人次。在物品癖這一類裡,有32%,即26,739人次表示自己對鞋子感性趣。這個數字以不到1000人次的差距屈居第二,僅次於以 “絲襪控” 為首的腿部、臀部服飾癖。美國在線(American Online)2006年的一份報告表明,在所有性癖當中,其用戶最感性趣的是戀足癖。

恋足是怎么回事?

圖源:oreneta

大部分心理方面的研究認為,性癖和童年的印刻現象(imprinting,是指剛獲得生命不久的生物追逐它們最初看到的能活動的生物,並對其產生依戀之情的現象)、條件反射(與性無關的東西和性建立起某種聯繫)有關。打個比方,維基百科是這樣描述 “戀物”(sexual fetishism)的:

“按照行為主義的解釋,戀物癖始於經典條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而後衍生出更具體的理論。這些理論有個共同點——性刺激與戀物對象同時出現時,會建立起聯繫……. 超正常刺激理論(super stimulus theory)認為,戀物與泛化(generalisation)有關。比如,某人一開始可能只對光滑的皮膚感性趣,後來看見光滑的乳膠也有感覺了。這個理論的問題在於,一次刺激就足以讓人銘記,而經典條件反射通常需要多次。為了解釋這個現象,有人提出了準備理論(theory of preparedness)。此理論認為,戀物癖可能是進化的產物,提高了生存的概率。”

在自己的著作中,布倫達·勒夫博士更詳盡地剖析了戀足癖:

“腳激起性慾的原因有很多。嬰兒最早能夠得著父母的身體部位,便是腳。父母也時常用腳去逗弄自己的孩子。對保守的人來說,在性行為中觸碰腳部比性器官還難,有種越得不到越想要的心理因素。對性行為有障礙的人來說,腳部比性器官要更友好,更容易得到滿足。”

恋足是怎么回事?

X光顯示下的纏足。纏足的主要動機肯定是想讓女人走起路來婀娜多姿,儘管如此,聖地亞哥的臨床醫生保羅·麥吉奧赫(Paul McGeoch)認為這些女性應該也發生了腳部皮層萎縮,生殖器神經侵佔了地盤。圖源:Steep Stairs Review

恋足是怎么回事?

在彭菲爾德觸覺和肢體運動的神經地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腳部和生殖器官的感覺皮層相鄰。圖源:BRAINSPIN

神經學教授維萊亞努爾·拉馬錢德蘭(Vilayanur Ramachandran)認為,導致戀足癖的原因是,腳部和生殖器官的感覺皮層(somatosensory cortex)緊挨在一起,進而導致神經信號相互干擾。詹姆斯·詹尼尼博士(James Giannini)1998年在《心理學報告》(Psychological Reports)發表論文並推測:隨著性病的流行,戀足癖也可能會隨之增加。他們注意到,自12世紀以來,性病流行期間戀足癖有著顯著增加。而最近,在艾滋病流行期間,戀足也被視為安全性行為的一種新選擇。

2009年,阿古瓦博士在《性犯罪、非正常性行為與法醫》中寫道:

(psycnet.apa.org/record/1989-23330-001)

(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2466/pr0.1998.83.2.491)

“有人認為,腳的外形和男性生殖器、女體類似。還有人認為,看到性器官的時候,通常也能看到腳,所以這二者就被聯繫起來了。”

馬丁·溫伯格博士(Dr. Martin Weinberg)、科林·威廉姆斯博士(Dr. Colin Williams)、卡桑德拉·卡爾漢博士(Dr. Cassandra Calhan)在90年代調查了262名男同性戀、雙性戀戀足癖,並發表了兩篇論文,一篇在《性行為檔案》(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ASB),另一篇在《性研究》(Journal of Sex Research,JSR)。這262人均是非臨床樣本,所以他們認為取樣比臨床樣本更具代表性(雖然不包括異性戀戀足癖)。1994發表在ASB的論文裡,他們表示,受調查人員的性趣隨著時間發生了變化,並且戀足與戀物的感覺和象徵層面都有關。更具體地,他們寫道:

(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47525243_If_the_Shoe_Fits_Exploring_Male_Homosexual_Foot_Fetishism)

(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25885087_Homosexual_foot_fetishism)

“我們認為,男性的腳或鞋是男子氣概的象徵,正是這種男子氣概可以喚起性慾。與之相對的,對於男性異性戀戀足癖而言,女性的腳或者鞋同樣也是女人味的象徵。許多受訪者表示,性癖無法代替性交,但二者並不矛盾。類似的,在同性戀群體裡,SM也比較常見。”

恋足是怎么回事?

溫伯格博士和他的同事在1995年發表於JSR的論文中表示,戀足癖通常始於青春期,而相關的經歷被視作為正面反饋。相較於自己琢磨(通常被視為引起戀物行為的前兆和/或危險因素),他們一般通過別的男性(父親、兄長、小夥伴),來學習性行為。

相較於別的戀物癖,戀足癖要更普遍,也得到了學術界、醫學界的廣泛關注。許多足控很滿足於自身的這種性偏好,所以他們常常並不會尋求治療。

馬克·D.格里菲斯(Mark D.Griffiths),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心理學家,專注於行為成癮領域研究,已撰寫600多篇論文。

文/Mark D. Griffiths 譯/boomchacha 校對/Anthoy

原文/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in-excess/201405/in-feet-first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及boomchacha在利維坦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