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這5點!不會再失眠!

做好這5點!不會再失眠!

1、體溫下降有助於產生睡意

人睡覺的時候身體處於低能耗狀態,體溫比正常情況較低。反過來體溫從高降低的過程,會提醒身體轉入低能耗狀態,從而有助於產生睏意(此句為本人理解,待專業人士指正)。所以建議睡前一小時洗個熱水澡或者泡個熱水腳,使身體升溫,體溫逐漸降低的過程有助於入眠。反之,早上起床的時候適合洗相對涼一點的水,有助於清醒頭腦。

2、光線抑制褪黑激素,有助於保持清醒

藍色光減少人體內褪黑激素的產生,促使人保持清醒。所以如果不想早上太早醒,還是把窗簾拉嚴。如果想伴隨著太陽光自然醒的話,不妨拉開窗簾。所以晚上睡覺的時候不宜使用手機、pad等,也不宜在光線強烈的檯燈下看書。

做好這5點!不會再失眠!

3、咖啡、茶和酒都不宜睡前飲用

咖啡和茶都有提神作用,減短深度睡眠時間;酒精雖然能加快入睡,也可以加深睡眠深度,但是容易使人睡覺過程中驚醒(喝醉過的人應該深有體會)所以睡前避免攝入任何可能刺激神經的飲食,喝一杯牛奶是可以的。

4、食物影響清醒還是睏倦

實驗發現,高蛋白有助於清醒,碳水化合物有助於睡眠。所以早餐和午餐宜多吃高蛋白的食物,如雞蛋、肉類。而晚餐宜多吃碳水化合物,如穀物、水果。當然臨睡前是不宜吃任何食物的。

做好這5點!不會再失眠!

5、科學地打盹:時機、時長和方式

時機:把睡覺和起床作為自己生活的兩個重要錨點,以此確定生活的中心點。例如,22點睡覺,6點起床,那麼中心點就是14點。所以最佳的打盹時間是14點前後,13點到15點之間。其他作息方式按照這個方式計算。確定生活錨點是非常重要但很容易被忽視的一個問題,早睡早起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最合理的,理由見我另一個答案的第3點。長期早起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陳炬的回答

時長:30分鐘為宜,過長時間會進入深度睡眠,導致醒來後很睏乏、精神萎靡。

方式:不一定非要睡著,閉目養神,靜坐,發呆,冥想都是很好的休息方法,關鍵是放空大腦,放鬆身心,不要看視頻、看書、聽容易興奮的音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