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縣梁寨《古單氏族譜》

此部不分卷碭山單氏族譜修於一九八六年。碭山單氏宋朝時從山東省單縣遷居碭山縣梁寨。明朝初年有分支遷居蕭縣、永城、夏邑定居。在碭山縣單氏主要聚居朱樓鎮梁寨,在回龍集、邵橋、陳莊、毛堤口等村也有分佈。

碭山縣梁寨《古單氏族譜》

碭山縣梁寨《古單氏族譜》

單氏起源

吾單氏始祖系周成王少子厥,諱曰臻。錫土賜姓,爵甸內侯。僖王時,我們單氏曾取成於宋,定王時襄公諱朝者為王卿,士食邑於單,此單父縣之所由名也。爾後隨朝換代,由單國、單父縣,先後改為府州郡縣,延傳至今已愈三千餘載,繁衍一百三十世代。分居蘇魯豫皖四省二十餘縣,人口十餘萬眾。

在近百年來多次戰亂,屢遭自然災害,徙居異地。有的世遠人遙,同老家失去聯絡。或失譜,或不詳其世代,皆有相見不能稱呼之痛。今幸吾單氏老譜尚存,各地族人秉敬宗睦族之道,於八五年四月在單縣老家召開四省二十餘縣代表會議。按世代排字,統一堂號,給我們全族奠定了有世代,有依據的穩固基礎。

我們碭山縣各分族、各縣、全族人員,除加強本地區同族的團結聯絡外,經常和單縣老家保持密切聯繫,一切遵循單縣指示,做好全族的統戰工作。

單思美

堂號

依據八六年春在山東省單縣召開四省各縣族會決定,各地分支一律使用統一堂號“忠孝堂”。

世系

碭山縣梁寨單氏宗排字輩(116世至135世):

學世永修德 思齊古聖賢

宜念傳家寶 書作克萬全

各省縣新增後續統一字輩(自137世始):

恩譽仰師敬 吉威慶恆揚

千秋傳孝義 和睦繁榮昌

開來鴻康泰 隆運生曉光

文武佳振遠 禮智化萬方

注:各縣依照本地區排字用完,統一按單縣排列為標準,按世代依類推,防止錯亂。(單縣老譜136世排字“

”)

序文

我們碭山永城兩縣單氏祖籍山東省單縣,宋朝時從單縣遷居至碭山縣梁寨。中間經過五個朝代,迄今已有近千載歷史。爾後有分支分別徙居蕭縣單家口、永城縣單河、夏邑縣胡橋。我們的始祖某某公,失諱。因配梁公佈政司之令媛,梁公無嗣繼,全部家產統有始祖繼承。梁太始祖母撫育二世祖公兩人,長諱成公、次諱祿公。二世長祖撫育三世祖公七人。二世次祖撫育兩人。依據各地碑文記載或老年人記憶,明朝初年各分族分別徙居蕭縣(黃口鎮西北十餘里)單家口,永城縣單河,夏邑縣胡橋定居。經過近千載繁衍撫育,各地後世子孫已分居數省四縣,人口已愈萬眾。

我們累世先祖遠在明清科舉時期,據不完全統計有秀才六人、廩生四人、庠生兩人、武舉兩人。解放後更是代出人才,輩出風騷。因限於篇幅不能盡述。

唯期我族後世子孫,繼承我們先祖的美德,弘揚我祖光榮傳統,貫徹三熱的思想教育。深望全族成員為人處世本著忠孝之道,上能精忠報國,下能尊老育幼。代代相傳、輩輩爭榮、實為厚望。

單齊亮 單衍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