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葡萄球菌性脫毛症的症狀與治療

山羊葡萄球菌性脫毛症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造成的一種山羊脫毛症,危害相當嚴重。

一、診斷要點

【發病原因】

(l)病原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此菌廣泛存在於周圍環境中。

(2)主要是通過皮膚損傷而感染,加上烈日直射,造成皮膚髮炎和脫毛。

(3)皮膚損傷多由剪毛、抓絨或外寄

(3)皮膚損傷多由剪毛生蟲叮咬所造成。

山羊葡萄球菌性脫毛症的症狀與治療

【臨床診斷】

(l)-年四季均可發生病較多。抓絨或外寄但以夏季發

(2)幼齡山羊的發病率高於成年羊。同群綿羊不發病。

(3)該病的特徵為肩胛部及臀部兩側脫毛。

(4)初期精神不振,結膜潮紅;皮膚先暗紅,後發生皮屑樣病變而增厚,出現紅棕色斑點或水皰;水皰破潰後流出黃色透明的油樣滲出液,可與皮屑、皮脂及汙垢混合變幹,形成淡棕色鱗片,繼而顏色變暗,皮膚上便覆蓋一層黑褐色痂塊;隨之從病變中央向四周開始脫毛,多呈片狀脫落,裸露的皮膚呈紫紅色,終生不再長毛。

(5)由於羊失去被毛保護,雨季易被淋死,冬季易被凍死,造成直接經濟損失。

二、防治要點

【防治原則】細心管理羊群,防止皮膚外傷,定期驅除體外寄生蟲。

【防治】

(1)對當年山羊剪毛時,在肩胛部和臀部保留10釐米x15釐米的絨毛區,對3月份以後所產的羔羊不剪毛。

(2)定期驅殺蜱、蝨等體外寄生蟲。內服阿福丁,或肌注阿維菌素,或用敵百蟲浴液等藥物進行藥浴。

(3)要精心剪毛或抓絨,避免皮膚損傷。如有損傷,應及時塗擦5%的碘酒或抗生素軟膏,以防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