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黛拉的非凡冒險》法國女人也有如此彪悍的……

總有些兒童故事風靡一代,總有些童話小說經典不改,“100年前的巴黎女孩讓我著迷,愛上阿黛拉已經有十年的時間”呂克貝松說。說起西方國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經典兒童讀物,便總繞不開塔蒂的《阿黛拉》系列漫畫。而影片就取材於法國漫畫家雅克·塔蒂(Jacques Tardi)的漫畫故事,影片的拍攝和劇本忠於原著的精髓,遵循塔蒂的本意,突出阿黛拉無畏無懼的探險經歷。

《阿黛拉的非凡冒險》法國女人也有如此彪悍的……

《阿黛拉的非凡冒險》由呂克·貝松自己的製片公司歐羅巴影業製作,法國影星馬修·阿馬立克、露易絲·布爾昆等主演,影片講述了十九世紀初法國巴黎一位年輕的女記者阿黛拉,為了拯救因意外事故深度昏迷成植物人的同胞妹妹,獨闖埃及金字塔——法老的墓穴,希望通過法老的御醫喚醒她親人的故事。

1912年,為了拯救深陷重度昏迷的妹妹,聰明果敢的法國女記者阿黛拉·乾白(露易絲·布爾昆 Louise Bourgoin 飾)上天入地,走遍世界尋找治病良藥。她不顧出版商去秘魯印加古果探險的要求,自顧自來到埃及尋找傳說中法老名醫的木乃伊,希望通過法老的御醫喚醒她的親人。經過一番險象環生的對決,阿黛拉總算得到木乃伊,啟程返鄉。與此同時,位於巴黎的自然博物館發生奇怪之事,一枚一億三千六百多萬年前的恐龍蛋突然孵化出一隻翼手龍,當晚,翼手龍襲擊了前警察局長的專車,該事件驚動全國上下,政府要求警方24小時內破案。即將復活的木乃伊,以及危險的翼手龍,阿黛拉即將迎來新的冒險……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結尾處理能提供觀眾極大想象空間,它打破了之前印象中的但凡壞人必定被除、好人必定勝利的刻板結論。結局沒有完,以至於我認為這部片子其實可以更好地被解釋為是詹姆斯卡梅隆《泰坦尼克號》的前傳。片中不少法式幽默,或者乾脆就是呂克貝松式的。總統等政客官僚的形象也是詼諧得壞。阿黛拉這個法式美人的形象塑造或許在努力說服我:法國不止有蘇菲瑪索。導演呂克-貝松說:“我在電影裡創造了一些幽默的木乃伊,你會看到翼龍在巴黎的上空飛翔,看到阿黛拉非凡的冒險故事,看到瘋狂的科學家。”作為一部商業娛樂片,觀眾能在《阿黛拉的非凡冒險》中發現很多熟悉的橋段與設定。博物館的翼龍復活讓人想到了《博物館奇妙夜》;馴龍、騎龍的段落又彷彿是個法國女版的《阿凡達》。如果對法國曆史有所瞭解,觀眾就更能體會到“美好時代”的巴黎式優雅、凡爾納式的早期科幻,以及從梅里愛到塔蒂的喜劇印記。

《阿黛拉的非凡冒險》法國女人也有如此彪悍的……

記得有一段相聲,店小二出著怪相兒對客人報菜名,“我們有大笑、憨笑、狂笑、苦笑、皮笑肉不笑……”人的笑分許多種,從聽覺上判別,還有一種充滿對對方的智慧成果表示欣賞的,可以大聲,可以放肆,而這種笑,在《阿黛拉的非凡冒險》的影片裡,可以感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