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矛盾尖銳化將引爆中東「火藥桶」?美國承受不起!

連日來,因美國對伊朗極限施壓引發的美伊隔空互懟達到了新的高潮,但其虛虛實實、瞬息萬變的信息更令外界感到困惑。

一方面是美伊雙方高層針鋒相對、不斷升級的口水戰和輿論戰;另一方面是特朗普“我們準備好簽署一份真正的伊核協議”這一最新表態。前者令世界擔心美伊矛盾尖銳化使引爆中東“火藥桶”的風險愈加迫近;後者則讓人猜測,美伊是否已經開始相互妥協並有可能簽署一份所謂的“真正的協議”。

在筆者看來,兩者可能都不是真實的狀態,美國既沒有形成對伊朗發動戰爭的戰略決策和戰略意志,更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重籤所謂“真正的協議”與伊朗達成共識。當前形勢的發展以及在此過程中的撲朔迷離,仍是美國配合對伊制裁、進行極限施壓的心理戰,其基本訴求之一在於繼續製造緊張氣氛,進而實現攪亂伊朗國內政治生態、造成伊核協議各方混亂、對伊朗貿易伙伴施壓等多種目標。

美伊矛盾尖銳化將引爆中東“火藥桶”?美國承受不起!

繼續對伊朗進行極限施壓,同時通過恩威並施拉攏、分化、瓦解伊朗的貿易伙伴,進而極大壓縮伊朗的石油出口,同時根據形勢變化進行局部調整,仍是11月4日(美國為世界各國規定的終止與伊朗貿易關係的最後期限)前美國對伊政策的主線,但美國並沒有形成對伊發動戰爭的決策和決心。其原因主要包括:

首先,對伊朗發動戰爭不符合美國中東戰略的基本走勢,也與特朗普利益交易型的商人性格不符。2018年以來,美國儘管在敘利亞、巴以、伊核三大熱點問題上持續發力,但並未改變特朗普以最小投入換取最大利益的中東政策。

其次,美國發動對伊戰爭面臨戰爭方式和道義上的雙重困境。從戰爭方式的選擇上,如果美國選擇徹底顛覆伊朗政權的“先發制人”的全面戰爭,將引發地區性動盪乃至全面的戰爭,並衝擊國際能源市場和整個世界經濟;如果選擇以色列、沙特等盟國參與的有限軍事打擊,美國將無法在短期內改變伊朗政權,而伊朗必將選擇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和美駐中東軍事基地,全面加劇敘利亞、也門等地區衝突的方式予以反擊。從戰爭的合法性方面看,美國對伊朗發動戰爭的法理基礎幾乎無從談起,必將無法得到歐洲盟友的支持和配合。

最後,伊朗的地理、人文、歷史等因素證明,波斯民族有不畏強權的民族意志和韌性。伊朗160多萬平方公里的戰略縱深、8000多萬人口、反抗強權的民族性和什葉派宗教殉難精神、波斯帝國在夾縫中生存的戰略智慧,都使美國征服伊朗的困難遠遠大於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國的建制派精英和戰略家對此心知肚明,而精明的特朗普自然也很清楚。當然,不排除美國與伊朗在敘利亞等第三方戰場發生軍事摩擦。(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教授)

原標題:劉中民:美國無法承受與伊朗開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