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農民工何去何從

未來農民工何去何從

我國大多數的城市,都是靠工業帶動發展的,北方的主要靠煤礦等自然資源,發展重工業,對城市的空氣造成了嚴重的汙染,尤其是這幾年來,一到冬天,北方的城市就會受到霧霾的困擾。而南方的城市的汙染主要集中在水汙染和土地汙染,南方多以輕工業為主,在生產過程中汙水和廢棄物的排放逐年增多。毋庸置疑,這些工業對城市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也解決了很多就業問題,但同時也付出了慘重的環境代價。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高新科技產業和信息技術產業在城市蓬勃發展,尤其是在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國家也大力支持高新技術產業和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同時關閉那些汙染超標的工業企業。從國家層面來看,這一趨勢是正確的、科學的,也是必然的,符合世界發展潮流的。但是從農民工的角度來看,這則是非常殘忍的,因為這意味著農民工即將就要失業了。因為農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進廠。大部分農民工到城市裡都是去進廠,包括各種製衣廠、電子廠、食品加工廠等。而且他們在裡面一般是做普工的,一天十幾個小時都是坐著重複同一個動作。雖然說這些工廠大部分都是符合環境要求的,但是由於工作具有高度重複性,已經逐漸被機器人代替了。

第二,去建築工地。建築工地一般都比進廠的工資高,但是也非常辛苦,而且具有一定的生命危險,現在很多大城市的建築基本達到飽和,越來越多農民工失業。

第三,服務員。這類工作一般是比較年輕的農村人的選擇,尤其是女孩子。按照目前來看,服務員還是一個需求比較高的職業,但是對年齡有一定的要求,除非你有能力升為領班或者經理,否則老闆都是傾向於招更加年輕有活力的人工作,所以那些年齡大了的,只能面臨失業的風險。

農民工在城市失業了,一般就只能選擇回農村了,而農村的工作崗位非常少,即使有的工廠已經搬遷到了農村,但是相應的工資卻低了很多。農民工沒有工作回到農村之後,需要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畢竟還有一大家的人要養活,失業農民該何去何從,是一個值得大家共同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