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和悲觀」——臉譜化中國社會的悲哀

樂觀和悲觀在我們的日常印象中似乎是絕對相反的東西。一個人若是一個樂觀的人,那麼他便不會悲觀,聽不得別人悲觀的論調。反之亦然,悲觀者從來不會樂觀,覺得這個世界只會有黑暗。

但我們的生活有這麼簡單麼?如同中國式臉譜的小說一樣?從來是一成不變?一個一個可以對號入座?從來沒人篡位、不在位?

先生大我十餘載,今晚之對話卻令我毛骨悚然。一方面在想,真的是我扣帽子啦?!我何時竟變的這樣了?雖然,有時候會覺得自我某些方面開始僵化,靈氣漸失。但一下子成了扣帽子人士,我真的誠惶誠恐了。難道一個人連自己觀念都不可以說,因為觀念和大眾不同,所以說了就是自命清高?就是要給別人扣一個愚民的帽子?!

想到這裡,我愈加的坐立難安。難道太極之道僅僅是武學、哲學上的?和我們生活無關?

不懂餓,焉知飽?

事物大多是兩面一體,相互交融。不清晰的認知對立面,我們真的知道自己所執的可貴?

我並不學習哲學,不知哲學裡面的深奧。但在我看來,哲學,到了深處大致會悲觀。

真理最初大多時間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因為,他們去深究了。他們深刻的看到了人世間的黑暗,對人世間的黑暗進行剖析。爾後,他們才得到真理,傳給他人。

在探尋真理的過程中,他們應會悲觀。當然,這只是我想。只是,大多數人在最初是不接受真理的。不然,為真理獻身的那些人,他們哪還用的著獻身?

在我看來,真正的樂觀是悲觀的絕望後的爆發。我不相信,一個人什麼挫折沒有遇到過,便是樂觀的巨人。也或許會有,但那是極少數人。如同我們的雷鋒哥哥,世上能有幾人?

非黑即白好像一個烙印,深深的烙印在我們身上。電視劇中,不是好人,便是壞人。政治上,不是左傾人士,便是右傾人士。

可是,你告訴我。有多少貪官,犯人,他們一方面作惡多端,一方面對自己的家人卻是好到不得了?這樣的例子,少麼?

所以,臉譜化是可悲的。

但我相信,如先生所言:需要時間,我們才會成長,才會改變。把左右都踏過了,我們方知道中間的獨木橋是正路。

「樂觀和悲觀」——臉譜化中國社會的悲哀

「樂觀和悲觀」——臉譜化中國社會的悲哀

「樂觀和悲觀」——臉譜化中國社會的悲哀

「樂觀和悲觀」——臉譜化中國社會的悲哀


「樂觀和悲觀」——臉譜化中國社會的悲哀

「樂觀和悲觀」——臉譜化中國社會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