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忙的要死,還是不願辭職?

工作,是一個人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工作 對個人而言,實現人生意義,滿足人生需求。工作對社會的意義,促進社會的發展進步。在工作中,每天會有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出現,每天都在上演著不同的故事。

為什麼忙的要死,還是不願辭職?

憑「喜歡」去挑選工作

最近發現隔壁的朋友喜歡上了攝影,而且愈演愈烈,甚至想辭了工作買相機去旅拍。大家都在勸再好好想想,沒有工作,旅拍的錢從哪來?朋友說:旅拍也是工作啊,聽說還可以把攝影作品投到雜誌社,人家會給一筆錢的。心動不如行動,果然很快就離開了自己從事三年的工作,踏上了遠方的路。幾個月後歸來的朋友只說了一句話,喜歡這兩個字太廉價了。

我們所喜歡的事物,一旦成了任務,就會被套上太多的束縛、牽扯、羈絆,變得不自由。在旅拍路上,他迷過路,被偷過錢,最後還差點跌落山谷,他說,有時候還是需要放棄喜歡的,選擇合適的。因為喜歡選擇的工作,一開始還好,覺得一切都是新的,興致勃勃;過不了三個月,熱情開始消退;半年,開始遇到瓶頸。認清什麼事情最重要,找到自己工作的內在動機。有了很強的動機,你就會付出精力,採取行動,而且在過程裡會享受。這就是為什麼永遠不要憑“喜歡”去挑選工作!對大多數人來說,應該如何挑選一份工作?答案很簡單,做你擅長的事情。

為什麼忙的要死,還是不願辭職?

為何父母都覺得體制內工作才叫工作

前些年有個985的高校研究生,一畢業就進了專業對口的當地的大型企業。沒過幾年,就因為工作能力突出,備受讚賞,成為公司骨幹指日可待。未來的前途是那麼的美好,可父母一直想的是考上公務員才不是最好的。認為在企業上班是打工,不是工作。

為何部分父母都覺得體制內工作才叫工作?是因為這工作未來會穩定,還是為了自己的面子,還是因為眼界的侷限性。對普通人而言,一生的重大選擇往往有兩個,一個是家庭,一個是職業。自然而然的衍生兩個圍城,婚姻是家庭的圍城,體制是職業的圍城。要不要在體制內工作,看的是個人的職業追求。若是選擇追求工作穩定,薪酬待遇中等,體制內的工作可以選擇。如果自己有特別的方向,想發揮自身價值,企業之路是不錯的選擇,在一定沉澱之後進行自主學習。選擇適合的平臺,個人成長就快。

為什麼忙的要死,還是不願辭職?

為什麼忙的要死,還是不願辭職?

從公司宿舍樓上一躍而下,結束了年輕的生命是因為什麼。這是在日本轟動一時的“第二電通事件”。畢業於名校的美女學霸在入職日本首屈一指的電通公司,不到九個月就選擇了離開,不是離開公司,是離開世界。她說,工作也好人生也好,都覺得好痛苦。在誰都是凌晨四點才下班或者通宵工作的模式中,形成了新社員不敢說困說累的氛圍,這些人就算地震、火災逃跑了也感到有罪惡感,到死都會在電腦前消耗生命。部長說,你加班的20個小時對公司來說根本沒用,在會議中擺出一副很困的樣子,說明你沒安排好生活作息。別頭髮亂糟糟的,眼睛充血來上班。說工作量太大了,那是你無能。

為什麼快被工作逼死,還是不願辭職?在日本,與公司有合約辭職的話就會吃官司。在日本傳統大企業很講究年功序列,上下級關係明確,必須要服從。如果在這樣的大公司工作不到一年就辭職,在將來的求職上將會被責難,而且都會被認為辭職的原因肯定不在公司,而在自身。

日本人以加班為榮,對日本人來說加班才是常態。如果都到了想死的地步了,為何不直接辭職?如果你自殺的話,才會失去一切,被留下的朋友、家人會很難過,這樣就看不到以後的太陽了。但,最可怕的就是,讓人連判斷這種程度的能力都喪失了。

為什麼忙的要死,還是不願辭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