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演技、沒作品,沒露面舞台,沒人認識,她卻得到金像獎,辛酸淚

楊容蓮是廣東新會人,1965年,16歲的她剛生下女兒甘靜芳

,就和病重的父母經由澳門偷渡來港,

1989年楊容蓮在服裝助理唐萍的介紹下入行,

初時也是服裝助理,因為無法寫下每一場戲哪個演員穿什麼服裝,

靠記性易出錯,無奈之下,她在第二年轉做茶水,

為演員和劇組的工作人員準備飲料,也幫忙做些雜事。

沒演技、沒作品,沒露面舞臺,沒人認識,她卻得到金像獎,辛酸淚

舞臺上的燈光有些刺眼,楊容蓮(Pauline)接過由成龍頒發的金像獎專業精神獎盃時,

她甚至能感覺到燈光帶來的灼熱。

沒演技、沒作品,沒露面舞臺,沒人認識,她卻得到金像獎,辛酸淚

一年一度的金像獎頒獎典禮正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

此刻,楊容蓮穿著一套量身定做的深玫瑰色西服,化著紅唇,

戴著成套的珍珠項鍊、耳墜和手鐲。

沒演技、沒作品,沒露面舞臺,沒人認識,她卻得到金像獎,辛酸淚

在香港電影業三十年,69歲的茶水工楊容蓮第一次打扮精緻地站在聚光燈前,

接受所有人的目光和掌聲。

沒演技、沒作品,沒露面舞臺,沒人認識,她卻得到金像獎,辛酸淚

茶水工(香港人稱呼為「茶水」)獲得金像獎在37年的評選中從未出現,

儘管這個職位在香港電影界比金像獎本身的歷史都更加久遠。

沒演技、沒作品,沒露面舞臺,沒人認識,她卻得到金像獎,辛酸淚

專業精神獎的設立也很近,1990年開設,旨在表彰對香港電影工業有特殊貢獻的、

資歷較深的著名演員和幕後製作人員。

沒演技、沒作品,沒露面舞臺,沒人認識,她卻得到金像獎,辛酸淚

過去獲得這個獎項的包括導演、研究香港電影史的學者、化妝師、燈光師……

3個月前,組委會安排藝人阿Sa和張繼聰告知楊容蓮得獎,

正在茶水間工作的她聽後一直襬手,

「輪都輪不到我啦」,堅信是劇組的整蠱。楊容蓮原以為,

只有職稱裡帶著「師」的人才有站在領獎臺上的資格。

沒演技、沒作品,沒露面舞臺,沒人認識,她卻得到金像獎,辛酸淚

獲獎當晚,記者們爭著將麥克風對準這位不常出現在鏡頭前的茶水,

問她「入行最難忘的一部戲是什麼」,「獲獎的感受是什麼」。

沒演技、沒作品,沒露面舞臺,沒人認識,她卻得到金像獎,辛酸淚

她在腦海中迅速回憶起跟過的那麼多部戲,但真正記得名字的還是太少了,

只能想起最難忘的是梅豔芳和劉德華共同主演的一部。

有人問,「是不是九一《神鵰俠侶》」,她恍然大悟,「是啊,就是這個。」

沒演技、沒作品,沒露面舞臺,沒人認識,她卻得到金像獎,辛酸淚

楊容蓮年近古稀,但身體硬朗,說話字字有力。

香港電影圈來來去去都是熟悉的面孔,

楊容蓮照顧他們就像照顧家人一樣自然。

職業沒有貴賤,只有分工,

楊玉蓮在她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幾十年,

終於有一天,得到了社會的認可,等到了行業的讚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