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賞析耳熟能詳的惜春古詩《春曉》

春 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一起賞析耳熟能詳的惜春古詩《春曉》

作者背景

  孟浩然(689-740),唐代詩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他的詩淡雅清新,多寫田園隱逸生活。和王維齊名,同為盛唐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家。主要作品有《春曉》、《宿建德江》等。

一起賞析耳熟能詳的惜春古詩《春曉》

注詞釋義

  眠:睡覺。

  聞:聽見。

  啼鳥:鳥鳴。

  夜來:昨夜。

一起賞析耳熟能詳的惜春古詩《春曉》

古詩今譯

春日酣夢不知不覺到了早晨,到處都是鳥兒明快的啼叫聲。想起夜裡的那陣陣風雨聲,感嘆不知多少花兒零落在庭院。

一起賞析耳熟能詳的惜春古詩《春曉》

名句賞析——“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春天是美麗的,有醉人的花香,有迷人的風景。但更能打動詩人的卻是那喧鬧的春聲。當詩人在春睡中醒來,首先聽到的就是鳥的啼叫。這“處處”都可聽到的清新婉轉、此起彼落、遠近應和的鳥鳴聲聲,是春天帶給詩人的歡樂。同時,更令作者痴迷的昨夜裡的一場春雨。在那靜謐的春夜裡,紛紛灑灑的春雨會給人多少如煙似夢般的想象,而那落紅片片、綠意濃濃的雨後的春日清晨又該是多麼的清新美麗,生動活潑。詩人就這樣用最為平易淺顯的語言,為我們描寫了一個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又如同一股清泉流入我們心田,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