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爲什麼不修寬一點呢?以下五個因素是真兇

“要致富,先修路”這句話在農村得到了絕大部分村民的認可。為了發展農村經濟,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支持農村通公路的惠民政策。如今在大部分農村都已經通上了水泥公路,不僅農村經濟有了很大改善,農民的出行也方便了很多。但如今很多人在回老家開車的路上最怕遇到會車了,即使在直行路上也怕,更不用說拐彎的地段了。這是為什麼呢?

農村公路為什麼不修寬一點呢?以下五個因素是真兇

這個原因很簡單,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農村的公路太窄了。如果有輛客車在行駛,那麼路面所剩的寬度最多隻能通過一輛摩托車了,如果兩輛大車遭遇會車,還得期望在寬一點的路面上,不然就得一方退到較寬的地段,停車等一方通過了才行。城市寸土寸金可以理解,但農村土地多,基本都不會佔用農民耕地就可以修建一條公路,但為什麼不把路修寬一點呢?

第一:修路寬度標準已經不合適

農村公路為什麼不修寬一點呢?以下五個因素是真兇

以前農村車少,基本就只有幾輛客車通行,其他的都是摩托車之類,所以3.5米的寬度標準完全適用於農村修公路。但如今農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買私家車的家庭不在少數,這樣一來通行的車輛多了起來,而道路卻沒有加寬,就相當於單人床上要睡兩個人,地方自然就不夠睡了。

第二:資金難籌,路自然修不寬

農村公路為什麼不修寬一點呢?以下五個因素是真兇

雖然說農村修公路,國家有補貼款,但不是全額補貼,剩下的還需要要村民集資才行。記得當初村裡修路,村委書記跑到縣裡,市裡面到處籌錢,那些在外面比較富裕的多出點,沒錢的就出力,所以村裡有錢人多還好,但如果資金籌的不夠,就只能控制存本,降低修路標準了。

第三:缺乏後期保養

在農村修一條公路已經很不容易了,如果還要保養,那就有點困難了。一是村民們缺乏保養常識,二是沒有後續資金維持保養。時間久了,公路難免不會出現坑坑窪窪,如果遇到自然災害,有錢還好,沒錢就只能簡單修補一下,能通車就行。如今雖然農村公路在拐彎的地方有所加寬,但還是杯水車薪而已。

第四:一些地段被村民佔用

農村公路為什麼不修寬一點呢?以下五個因素是真兇

有路就有經濟,如今一些村民把自家房屋都建在了公路兩旁,或者是公路經過村民家門前。很多村民就佔點小便宜,在公路邊上建欄杆或者臺階,無形中佔用了部分公路資源。一家有佔用,另一家就眼紅,自然這路也就窄了。如果門前在停著一輛車,你想通過,還得去叫人家把車挪一挪。這樣的情況想必有車一族都有經歷過吧。

第五:修路資金沒有透明化

農村集資修路是好事,但籌集到的資金數目只有少數人才知道,而且國家的補貼款也是不少的,但村民們都不清楚。農村人單純,覺得人家能要到錢給你修路已經不錯了,也就沒人計較了。就有人利用這樣的漏洞,把部分資金裝進了自己的口袋,這路也就自然修不寬了。到如今村民們發現路太宰,已經晚了,也就只能這樣了。

農村公路的建設是發展農村經濟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前行,農村公路也在不斷完善,國家也在重點關注涉及到農民利益的方面,相信以後的農村公路會越修越好。這也是全體農民共同的心願。


更多農村見聞,農業資訊請關注頭條號“農耕情懷”,為您講述咱農民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