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賢德遠近聞名,因母親的偏心丟了皇位,落得個死在異鄉的下場

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機在攻打渤海的班師途中駕崩,耶律阿保機在世時曾立有太子人選,即他的長子耶律倍。皇帝駕崩,太子繼承皇位,這是自古以來封建王朝的規矩,可是這位遼國的太子到死也沒能繼承遼國的皇位,這一切都歸咎於他的母親述律平。

太子賢德遠近聞名,因母親的偏心丟了皇位,落得個死在異鄉的下場

述律平,後世稱之為斷腕太后,她是耶律阿保機姑姑的女兒,同時也是阿保機的皇后。她在十四歲時嫁給阿保機,雖然有血緣關係,可在當時的契丹部落,這種現象已經成為了慣例。此後,阿保機為了部落的崛起南征北戰,述律平都一直在他的左右出謀劃策,最著名的是她導演了一場契丹版的鴻門宴,她讓阿保機將契丹七個部落的首領邀請至迭剌部,在這些首領喝得伶仃大醉時,刀斧手突然出現,一頓左劈右砍,首領們皆命喪當場。這一層陰謀的成功落幕,再也沒有人能夠反對阿保機的世襲制度了(原先契丹部落是選舉制,三年選一任可汗)。不久後,阿保機便建立其遼國政權,即遼太祖。

太子賢德遠近聞名,因母親的偏心丟了皇位,落得個死在異鄉的下場

耶律阿保機稱帝后,即把他與述律平的長子封為太子,值得一提的是述律平並不喜歡這個大兒子,她一共與耶律阿保機生育了3個兒子1個女兒,分別為:耶律倍、耶律德光、耶律李胡與耶律質古。這三個兒子中,她最疼愛的是幼子耶律李胡,所以她一直試圖讓耶律阿保機改立東宮,但是耶律倍文韜武略都非常出眾,自幼就非常受阿保機的喜愛,阿保機在世時,述律平易儲的計劃都沒能如願。

太子賢德遠近聞名,因母親的偏心丟了皇位,落得個死在異鄉的下場

到了耶律阿保機駕崩以後,述律平一心想讓自己的幼子登基,可偏偏幼子耶律李胡是個十足的蠢材,在他的兩個哥哥面前根本就毫無競爭力可言,為了阻止最不受自己待見的耶律倍登基,述律平殺掉了很多太子陣營的支持者。最終她採取了折中的辦法,選了耶律德光登基,恰好耶律德光在軍中威望也高,迫於述律平的壓力,大臣們都紛紛倒向了耶律德光。

太子賢德遠近聞名,因母親的偏心丟了皇位,落得個死在異鄉的下場

至此皇位徹底的與這位在遼國最有影響力的“前太子”無緣,原本備受母親的排擠也就算了,在耶律德光即位後,他也十分忌憚自己這位大哥,便處處打壓他,迫於國內的各種壓力,耶律倍最終投奔了後唐。數年後,後唐在石敬瑭與遼國軍隊的夾擊之下滅亡,後唐皇帝李從珂在亡國之際自焚,同時他還邀請了耶律倍一同赴死,耶律倍拒絕,李從珂便派人將耶律倍殺死。

太子賢德遠近聞名,因母親的偏心丟了皇位,落得個死在異鄉的下場

數年以後,耶律德光駕崩,群臣們擁護了一個叫耶律阮的遼國皇室成員,這個耶律阮便是耶律倍的兒子,至此,這個本該屬於耶律倍的皇位,才在他的兒子這代物歸原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