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解書」6分鐘告訴你如何做出好決定

策劃/ 劉彩飛 視頻/ 謝蕾 代勝嵐

來源/ 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我們的一生,決定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大到選專業、找工作、確定結婚對象,小到早上幾點起床、吃什麼早餐、穿哪件衣服……可以這麼說,人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系列的決定組成的,而且,這些決定又反過來影響著我們的人生。所以,能否做出好決定,在某種意義上就意味著能否擁有好人生。

電影《後會無期》裡有句臺詞:“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現在,這句話已經成為很多人自嘲時喜歡用的一句話。對呀,道理好像都懂,但為什麼自己的生活還是沒有多大起色呢?大概是因為不懂得如何決定。

今天的這本書,就如何做出好決定這一問題,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可行的建議。

盒飯君與你一同思考:

怎麼樣做到你的人生由你決定?

什麼是“沉沒成本”?

在哪些情況下,什麼都不做才是最好的選擇?

選擇決定成敗

我大學時有兩個室友,入學時二人成績相當、家境一樣,但最後卻形成鮮明對比。

室友A勤奮無比,只要沒有特殊情況,每天早上6:30準時起床,然後去圖書館學習。室友B則異常懶惰,只要不上課,則必定窩在床上打遊戲(有時甚至翹課打遊戲)。

畢業時,室友A拿到了清華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室友B則在老家開起了小賣部。

畢業到現在,好多年過去了,室友A當上了知名互聯網公司的高管,住著豪宅,穿著名牌,穿梭於全球各地。室友B仍然嗑著瓜子、穿著褲衩,賣著香菸和西瓜,談論著村裡的家長裡短 。

不能說室友B的人生就是失敗的人生,但是,相較之下,相信室友A的人生是大部分人嚮往的人生,是世俗意義上成功的人生。

無意褒貶誰,但是從二人的經歷中,可以得出這麼一個結論:

因為他們每一個決定的不同,造就了現在截然不同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決定了他們各自的人生。

既然做決定這麼重要,那麼,有沒有什麼方式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決策水平,指導我們做出好決定呢?今天拆解的這本《做出好決定》中,作者羅賓斯就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把專業的知識用通俗的語言表達了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效決策的六條建議

1.沒有目標就沒有有效決策

如果沒有目標,如何評估自己的決定呢?目標越清晰和具體,就越容易評估現在做的決定是否能讓你實現這些目標,也越容易剔除那些已漸漸遠離目標的選項。在不斷朝著目標努力的道路上,讓你的決定逐漸地接近你的目標。

所以,在做決定之前,首先要設立目標,而且目標越清晰越具體越好。

2.有時,什麼都不做是最好的選擇

我們都有這樣一個誤區:既然是做決定,那就一定要做出改變。其實,有些特殊的時刻,什麼都不做才是最好的選擇。

這和拖延症不同。拖延症是思想上想做,可是行動上卻是相反的;而我們說的“什麼都不做”則是一種積極的、有計劃的努力,目標是避免發生不好的改變。

什麼都不做適用於以下四種情況:

  • 當你處於極度恐懼、憤怒、喜悅等極端情緒狀態時,你大概率會出現決策失誤,這時候什麼都不做是最好的選擇。
  • 當你處於人生的危機時期和關鍵時刻時,這時要靜下心來,給自己充足的時間去思考,要避免馬上做決策。
  • 當你沒有足夠的信息時,你就不能做出客觀、全面的判斷,這時,堅持不變是最好的選擇。
  • 當你感到壓力很大時,你要給自己時間來解壓,而不是立即做出決策。

3.當下的決定將嚴重限制未來的決定

決定往往是環環相扣、互相影響的,你無意間的一個決定,就會影響你未來的決定,所以,做決定時一定要把眼光放長遠。

例如,你是一個經常外出旅遊的人,一天你在寵物市場看到一隻很可愛的小狗,你想也沒想就把它買回了家。那麼,問題來了,你又要出門旅遊了,可是你的小狗怎麼辦呢?為了不影響自己的旅行大計,你只好把它寄養在別人家。所以你看,你一時目光的“短淺”留給了你無窮的“後患”。

4.高效的決策者知道什麼時候適可而止

我們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接收到的信息已遠遠超出了我們能夠處理它的能力,並且,信息的數量也並不等同於信息的質量。如果我們對信息的索取不加節制的話,我們就很可能被它牽著鼻子走,喪失自己的獨立判斷。

並且,有些情況下,選擇過多時我們反而會更加迷茫,更加不知道自己傾向於哪一個。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通過限制選擇來提升幸福感,要懂得適可而止。

5.理解“沉沒成本”,及時止損

如果把對過去某一件事所做的努力看作是投資,而這件事經實踐檢驗是錯的,那麼過去的努力在現在看來就是“沉沒成本”。

我們應該將注意力放在會對現在和未來產生益處的事務上,而不是浪費在對現在來說已經毫無意義的過去,要認識到自己在過去的事情中的錯誤,及時地跳出來,投入到對下一階段的努力,使自己的損失降到最小。

6.不要被熟悉的事物矇住了雙眼

我們在做決定時,如果發現現在的情況與以前出現過的情況類似時,我們往往就會傾向於把之前做過的決定照搬過來。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是我們的大腦在處於緊張或超載狀態時,尋找捷徑的本能所致。

熟悉的方式方法,會使我們不自覺地低估可能遇到的風險。所以,在遇到風險時,我們就不能抵消風險,最終招致禍端,使計劃失敗。

雖然,偶然事件也會影響最終的結果,但是,牢記這六條建議,會幫你提高決策的質量,增大做出好決定的概率,讓你一步步更加接近你理想中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