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波老師感慨:如果早讀十年他,能「另起爐竈,重開天地」!

01

偉人們的“超級偶像”

都說“金無足赤”,可近代有這麼個人,被後世稱為“千古完人”,備受推崇。

毛澤東佩服他:“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蔣介石視他為榜樣:“自立立人,自達達人,足為我輩楷模。”

梁啟超評價他為:“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唯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他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湘軍統帥,一代大儒,更是無數仁人志士、英雄豪傑一生的偶像。

他就是曾國藩。

酈波老師感慨:如果早讀十年他,能“另起爐灶,重開天地”!

02

曾經也是個“笨小孩”

可就是這樣一個偉人眼中的大人物,曾經卻是個“笨小孩”。

究竟有多笨呢?

相傳曾國藩某次家中遇賊,小偷趴在房梁之上,準備等曾國藩溫習完功課熟睡後行竊,但直到深夜,曾國藩還是背不下來,以至於小偷都看不下去了,跳到他面前:“就你這麼笨,還讀什麼書,我聽都聽會了。”然後一字不差地背誦出來,揚長而去。

曾國藩自覺羞愧難當,從此便更加發奮讀書。

你以為他從此便有如開掛般的一飛沖天,一展宏圖了?

當然不是,他屢次赴京趕考不中,直到二十八歲才考中進士。

曾國藩不僅天資平庸,出身也很一般。他爹據說也是考了很多年的學,卻一直沒太大成就。

就是這樣一個“無爹可拼”、天賦不高,甚至有點兒笨的曾國藩,卻在後期實現了華麗麗的逆襲,無論是為官、做人還是做學問都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到底是什麼成就了這個“笨小孩”的非凡人生?

這翻天覆地的變化,都要從「日課十二條」說起。

酈波老師感慨:如果早讀十年他,能“另起爐灶,重開天地”!

03

十二條“鐵律”成就的非凡人生

都說“修身”容易“養性”難,曾國藩一生都在追求做“天地完人”,所以他對自己的要求幾近苛刻。

他給自己立下12條自律的功課,名曰「日課十二條」。此後,這十二條鐵規戒律成了曾國藩每日修身、終生精進的不二法門。

那麼何為「日課十二條」呢?

「主敬」「保身」行事謹慎、心無旁鷲節勞節慾節飲食,將身體的消耗降至最低「靜坐」「作字」每日須靜坐,審視自己的內心早飯後習字半小時,凡筆墨應酬,皆作為功課看待,決不留待次日「早起」「讀書不二」黎明即起,決不戀床書未看完,決不翻看其他,每日須讀十頁「讀史」「日知其所亡」每日至少讀《二十三史》十頁每日記下茶餘偶讀一篇,分為: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

「謹言」「月無忘所能」出言謹慎、三思而言每月作詩文數首,不可一味耽擱,否則最易溺心喪志「養氣」「夜不出門」氣藏丹田,修身養性夜晚出門應酬休息不好,會消耗白天的精神,影響學習和工作

要知道,彼時的曾國藩不過是30歲左右的青年,有七情六慾再正常不過。但他志在做一個“知行合一”的人,如此日復一日的嚴格要求自己,簡直如苦行僧一般。

比如戒菸,就是曾國藩漫漫修行之路中重要的一筆。

年輕時的曾國藩也是個重度“菸民”,經常是菸袋不離手。但每次吞雲吐霧過後,總感覺口乾舌燥、昏昏欲睡,他深知這樣下去對身心都是不利的,於是開始了戒菸之路。

酈波老師感慨:如果早讀十年他,能“另起爐灶,重開天地”!

為了督促自己,他把戒菸的整個過程寫進了日記。

頭兩天,他整日六神無主,恍恍惚惚,甚至覺得人生毫無意義。堅持不久就抵禦不住煙癮,開始復吸,甚至癮比以前還大。

舊病重犯讓曾國藩羞愧不已。於是他痛下決心,掂了掂那根相伴多年的菸袋,雙手握住兩端,使勁往膝上一磕,菸袋“叭”的一聲斷為兩截。

當天晚上,曾他在日記當中寫道:“我每日渾渾噩噩,正是源於吸菸太多,所以折斷菸袋,發誓永不再吸菸。如有食言,便讓老天劈死我!”

就這樣熬了一個多月,曾國藩終於戒掉了多年的煙癮。

雞湯文總說“思想有多遠,世界就有多遠”,但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比想法更重要的是行動,只有積跬步,才能至千里。

曾國藩的成功正是源於他對每件小事的堅持,以及他高度的自律。

自律的人就像一顆深扎於地下的大樹,他們目標明確,每分每秒,要做什麼事,想達成怎樣的效果,都會做到心中有數。即使工作再忙,生活再累,一切也都可以進行得有條不紊。

這也正是曾國藩所說的:“人生需有根柢,方可撐持世間變化”,這種可以撐持坎坷和挫折的人生“根柢”,正是源於自律。

酈波老師感慨:如果早讀十年他,能“另起爐灶,重開天地”!

04

偉人都愛“自虐”

王小波說:「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而自律,恰恰是解決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徑。

在解決“人生痛苦”這件事上,像曾國藩這般“自虐”的人還有大名鼎鼎的前任美國總統富蘭克林

酈波老師感慨:如果早讀十年他,能“另起爐灶,重開天地”!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美國堪稱全才的人物。

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科學家和實業家,亦是著名的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他與傑斐遜一起起草了美國《獨立宣言》,與華盛頓一起領導美國獨立革命,是美利堅合眾國的締造者之一。

富蘭克林不但在科學發明上廣有建樹,而且在文學上亦有很深的造詣,他是那個時代的佼佼者,也是和華盛頓同享盛譽的領袖人物。

他一生都在致力於培養自己的十三項美德:節制、緘默、秩序、決心、節儉、勤勉、真誠、正義、中庸、清潔、平靜、貞節、謙遜。

在自律這一點上,東西方的成功者們似乎不謀而合。

身為百家講壇名師、詩詞大會評委的酈波老師也曾感慨:

28歲的時候,我才靜下心來,細讀曾國藩;32歲那年,我才追本溯源,深讀王陽明!

後來常常感慨:“從公已覺十年遲!”若是能再早些,以文正公、以陽明先生為師法,或者可以“另起爐灶,重開天地”!

不過,曾國藩也是從32歲的“日課12條”開始,才徹底脫胎換骨、重開天地的。所以只要用心,只要努力,什麼時候起步都不晚,努力請從今日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