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女毒販,因身體藏毒包庇男友而被槍決

當陶靜的案子在網上流傳時,很多人都為這個年輕的女孩子感到惋惜,為了所謂的愛情,為了保護所謂的男友,她的生命被永遠的定格在了20歲。

最美女毒販,因身體藏毒包庇男友而被槍決

從小學到中學時期的陶靜,在目睹了父親的出軌以及父母的離婚後,已經由一個開朗的女孩變成了一個沉默寡言、性格叛逆的姑娘。在高考失敗後,她去了瑞麗市的一家髮廊打工,因為什麼技能都不會,陶靜只能從洗頭的小妹做起。

最美女毒販,因身體藏毒包庇男友而被槍決

髮廊理髮只是一個幌子,裡面的人做什麼工作也是人盡皆知。但陶靜不一樣,她只管幫客人洗頭。由於陶靜長得漂亮,髮廊的生意也慢慢好了起來,很多客人點名要陶靜來服務。 就是在這一段時間裡,陶靜認識了境外販毒人員楊某。

一開始陶靜並不知道楊某的身份,在她看來,楊某有錢,談吐嚴肅溫和,長相也不錯,遠非髮廊的其他客人所能比的。這樣一來,陶靜不覺對楊博有了好感。後來楊某幾乎天天都來,每次都不空手,不是送鮮花,就是送衣服和首飾。

陶靜被楊某迷住了眼睛,以至於後來楊某帶她去境外販毒時也是言聽計從。在楊某的慫恿下,陶靜答應為其往國內運毒。

最美女毒販,因身體藏毒包庇男友而被槍決

毒品

當時境外毒品流入國內的方式無非兩類:貨物藏毒和人體運毒,而人體運毒又分為三種。

第一種就是吞下去,將毒品裝入避孕套後吞到肚子裡面,進入國內後在吃瀉藥類物品排出來。這種藏毒方式風險很大,若毒品包裝袋破損,就會引起人體中毒甚至死亡。

第二種,是男人用肛門藏毒。這種藏毒方式很隱蔽,也安全。只是,肛門裡面藏不了多少毒品,一般不會超過100克。對於販毒這種高風險性“工作”,這樣的性價比並不高。

第三種,就是女人用陰道藏毒。未婚婦女一般可以藏150到200克,已婚婦女甚至可以藏200克以上,而且遇到檢查時也很難被發現。陶靜選擇的就是這一種。

最美女毒販,因身體藏毒包庇男友而被槍決

毒品

楊某將陶靜送往車站,告訴陶靜要將毒品交給內地的毒販,並許諾交易完成後再去瑞麗找她。

1991年10月8日中午,陶靜將毒品交給了接貨人,但這個接貨人是警察假扮的,陶靜隨後被抓。經警方鑑定,陶靜所攜帶的毒品純度高達99.99%,也就是著名的雙獅踏地球牌。

最美女毒販,因身體藏毒包庇男友而被槍決

200克高純度海洛因,若是慣犯的話在1991年肯定是死刑。但陶靜是初犯,只要他交代出楊某的落腳點,就很有可能不判死刑。和楊某相比,陶靜只是個小角色。

在警察看來,陶靜太年輕,涉世未深,不過是被毒販利用了。事實就是如此,楊某以以戀愛為掩護,讓陶靜去做最危險的運輸毒品的工作,他自己卻抽身世外。萬一被抓,也是陶靜倒黴,他不過是損失了點毒品和一個馬仔。

但陶靜袒護楊某的決心顯然出乎警方的意料,無論警方如何相勸,陶靜始終是不說,警方設法找到陶靜媽媽和多年沒有聯繫的爸爸、哥哥,希望他們勸告陶靜說出楊某的下落,陶靜就是不予理會。

在死刑判決書下來後,陶靜的生命進入了倒計時,對死亡的恐懼使得她每天焦躁不安,同監室的一個也被判處死刑的中年女毒販曾經這樣勸告她:“你這丫頭真傻。我們是想立功,但實在沒有可以立功的東西,只能等死。你明明可以立功,幹嘛不說呢?那個小白臉能是真愛你?你真別傻了。我販粉七八年了,這種小白臉看得多了,都是騙你們年輕小丫頭的。我勸你趕快交代了。昆明這裡規矩,哪怕槍斃前一分鐘,只要立功就能刀下留人。”

但是陶靜就是不說。

最美女毒販,因身體藏毒包庇男友而被槍決

斷頭飯

在被押赴刑場前,陶靜和媽媽和哥哥還有許久未見面的父親見了最後一面,哥哥哭著說:“靜兒,你就說吧。說了就不用死了!你才20歲啊!”而她的媽媽已經麻木的說不出話來。

最美女毒販,因身體藏毒包庇男友而被槍決

最後一面

一聲槍響後,陶靜結束了20歲的人生。

在陶靜答應運毒時,楊某曾許諾若是陶靜出事,他每年都會給陶靜母親一萬塊錢,但他的承諾就從沒兌現過。在陶靜被槍決後,她的母親過於傷心,幾年後也因病去世。

二十歲的人,已經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但為何陶靜卻一意孤行呢?有人說是因為她想保護自己的家人,因為如果他說出了楊某毒販就會報復他的家人。有傳言說在陶靜死後楊某將其牌位示為正室,而且她的父母哥哥也得到了很好的照顧,至於這樣的傳言是真是假,我們不得而知。

這幾年不斷有中國女子幫外籍男友攜帶毒品而被抓的事情,尤其是在東南亞等境外,這些女子並不知道幫男友帶的包裹裡有毒品,她們只是一顆棋子,隨意就被丟棄了。

最美女毒販,因身體藏毒包庇男友而被槍決

奉勸一些女同胞交友要謹慎,對於來歷不明、職業神秘的外籍男子更是要小心,雖然中國已經禁止進口洋垃圾,但另一種”洋垃圾“會越來越多,這是一種毒害最為嚴重的”洋垃圾“,他們不光毒人心智,還會害人性命。

最美女毒販,因身體藏毒包庇男友而被槍決

當你不在人世後,最傷心的,莫過於你的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