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老宅充滿歷史的韻味,徵收價格高,但有老人不願走

老屋,簡樸而幽靜,古老卻美好,悠久仍慈祥。歲月斑斕的白牆上刻畫的是年邁的裂痕,被雨溼潤後顯古樸與滄桑,老屋是開在山中的花,雖然歷史悠久,但那卻是祖先的全部,同時,是我們與祖先的聯繫。

客家老宅充滿歷史的韻味,徵收價格高,但有老人不願走

來到江西的這座山中,發現了這是一片有時代感的古屋,有些屋中依舊有人居住。拜訪了某位人家後得知,這附近只有三戶人家住了,還有一座老屋在2009年被國家保護了,已為國家所有,幾乎來這邊旅遊的旅客都會來著看看。剩下的老屋都拆了,國家給補助在城郊提供房子住,提供工作做。沒有拆遷的這三戶人家住在老屋的,主要以老人、小孩為主,青壯年都去城市務工了。有一家在城裡日子過得比較安逸,便把孩子都接出去了,只剩兩個老人、三隻狗和一群雞。讓人看得甚是心疼,這兩個老人並非是他們的孩子故意留下的,聽一個伯伯說,是因為這兩個老人不想離開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而且出到城裡,覺得無法與人交流,因為他們不會說普通話,於是便選擇留在了這個稍微有點貧窮,但日子過得較為舒心的地方。

客家老宅充滿歷史的韻味,徵收價格高,但有老人不願走

接著,伯伯帶我們沿著小巷走著,老屋前皆有一扇深重的大木門,我不由自主地叩響了門上那光滑的銅環,欲要敲響這片沉睡的土地,一排排老屋並排於小巷兩旁,幽靜古老的氣氛使人彷彿置身於幾百年前的古代中,置身於此處,竟有不想離開的感覺。

客家老宅充滿歷史的韻味,徵收價格高,但有老人不願走

伯伯邊走邊對我們說:“這老屋政府徵收價格還挺高的,一百來萬呢,聽隔壁家的高材生說,這錢啊,足夠在城裡買下較好的房子了,但我啊,就是不想,因為兒子在外學習,我還要在這片土地耕作、賺錢,等他大學畢業了,再做這老屋的打算,在這啊,生活費沒那麼高,可以給家裡減輕些負擔,這半輩子啊,都沒踏出山一步,現在也不是很想啊。”聽完了伯伯的話語,我獨自感概,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啊,針是不可能兩頭尖的。

政府的惠農惠民政策,十分的好,但是農民不願意離開這片自身土生土長的土地,是很正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